放心消费不止“315”,更是“365”。荔湾区是广州市主城区之一,商贸氛围浓厚、历史源远流长,现有200多个专业市场,汇聚了茶叶、花卉、古玩、海鲜等诸多特色产业,消费场景丰富,消费市场活跃。
近年来,该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消费安全的“关键小事”,探索“党建+放心消费”模式,全力优化消费环境,守护消费安全,进一步提升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员户示范引领诚信经营
“货真价实,诚信经营,不缺斤少两,不以次充好。”这是党员诚信经营户的承诺。结合“3.15”等时间节点,开展“承诺亮诺践诺”活动,区内多个专业市场开展党员业户“亮身份”“党员诚信经营户”亮牌经营活动。芳村茶叶市场注重诚信体系建设,先后评选出两批35户“党员诚信经营户”,引导业户争当“诚信经营户”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有了“党员诚信经营户”这块牌匾,党员业户带头做好诚信经营的表率,推动整个茶叶商圈的消费环境提质升级。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升级诚信经营清单,助力专业市场发展,擦亮了“药出清平必正宗”的品牌形象。
汇美服装市场实行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工作亮标准、担当亮作为,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专业市场运营服务体系,形成了汇美标准、站前现象。
通过发挥党员经营户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评选一批“诚信经营户”和“诚信企业”,推动个体商户、企业诚信经营,形成了“示范一个、带动一块、影响一片”的良好氛围。
同时,探索市场运营管理新模式,发挥党员经营户和党员志愿者的作用,带头开展志愿服务、联系走访、矛盾调处等工作,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进市场管理、转型升级。
建强组织链 赋能做优产业
党建强才能产业兴。近年来,该区先后成立“品味西关”美食文化、医药健康、文化创意、建筑行业等4个产业链大党委,覆盖企业900余家。通过建强链上党组织,以党建链服务产业链,推动行业整体提升,不断满足消费者高品质需求。
“品味西关”美食文化产业链大党委强化质量意识,率先制定并发布西关特色美食省级地方标准,区分菜品类、点心类、饼食类、粥品类、粉面类、甜品类、小吃类、手信类等多个门类。
文化创意产业链大党委整合串联链上人才、资金、要素等市场资源,促进业务链、经营链与文化链融合,大力推动“三雕一彩一绣”等非遗项目保护传承。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该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干部“一对一”定点联系服务企业,成为企业的“首席服务官”。
针对供应链堵点、生产链窘点、资金链难点、创新链断点等方面问题,该区出台系列支持性政策,通过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个转企、税收减免申请等方式,为企业商家轻装上阵加油助力。截至2024年底,全区经营主体达到14.57万户,新增“四上”企业411家、同比增长54%。
党建融业务 护航放心消费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该区以党建为“红色引擎”,依托现有商圈、专业市场、新型消费场景,着力打造“放心消费 乐在消费”品牌,不断拓展党建与放心消费融合的深度广度。通过成立放心消费商圈、创建放心消费示范街,引导经营商户、企业积极作出放心消费承诺,公开并自觉践行服务承诺,主动接受消费者和社会监督,全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目前,全区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达478家,同时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171家,ODR企业15家。消费维权服务站专门设了党员维权示范岗,实行“消费投诉马上办”快速处置机制,探索“云端”快速调解。今年1-2月依托12315、12345平台共处理消费投诉举报工单2.6万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4多万元。
除了营造便利消费的“硬环境”,还要营造放心消费的“软环境”。市场监管部门以自身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成功创建“全国五星市场监管所”等科所,不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和水平;开展“你送我检”“你点我检”等活动,由工作人员对市民送检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兽药残留、农药残留等项目快速检测,让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据悉,荔湾区还创新开展“一月一主题”宣传活动,每月选取1个群众关切的领域,由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开展消费维权宣传咨询,及时捕捉维权纠纷弱信号,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南方+记者 郎慧
通讯员 荔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