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文化助力‘百千万工程’暨合作共建研学实践基地签约仪式”。现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联合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阜沙镇、坦洲镇等4个镇村单位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了校地合作新篇章。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中山市5A级景区核心区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利用孙中山爱国主义文化资源、杨殷红色文化资源等,建立了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的展示体系,打造出了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杨殷故居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等七大展示区域。
仪式上,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与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共同签订孙中山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研究基地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文化助力‘百千万工程’暨合作共建研学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南方拍客 梁诗婷 供图
共建单位认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作为中山历史文化名片,此次校地合作共建,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研究与历史资源的深度融合,不仅能推动学科建设,也能进一步打造孙中山先生的文化品牌,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孙中山纪念馆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据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副馆长黄效介绍,一方面,孙中山纪念馆通过与国内知名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汲取多元学术养分,不断完善馆内的展陈与研究体系。另一方面,孙中山纪念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组织人员走进镇村,并与坦洲镇、阜沙镇、南区街道曹边村、神湾镇宥南村等镇村合作,共同助力中山“百千万工程”的实施。
此次校地合作共建,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研究与历史资源的深度融合。 南方拍客 梁诗婷 供图
此次签约是孙中山逝世百年纪念活动的延续。自2025年以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通过启动“文化助力百千万 镇村共建研学基地”送展活动,将展览送至镇村。为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还同步开展进镇村讲座活动,并邀请各镇街设计特色宣传海报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展示和引流,实现宣传资料共享互动。
“此次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合作共建,通过客源互送、线路共推、资源共享的创新模式,将更进一步让阜沙镇的文旅资源融入大湾区文旅版图,让红色基因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阜沙镇副镇长陈锃诚表示,接下来,阜沙镇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在文旅招商、文旅融合、文创产品开发、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
现场,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晓渝表示,2025年作为“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中山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次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合作共建研学实践基地签约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校地协同发展,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也擦亮了本土文化名片。“未来,希望各位都能够以签约为新起点,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文化传承中坚定自信,在校地合作中凝聚智慧,共同绘就‘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据悉,2024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接待海内外游客超500万人次。截至目前,孙中山纪念馆已先后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文化先进集体、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20多项“国字号”荣誉。
撰文:梁诗婷 苏芷妍
摄影:梁诗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