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千年佗城的基层治理经验

南方+

“由衷地感谢佗城镇政府的协调处置,我们三十余名兄弟才能要回属于我们的辛苦钱。”近日,外来农民工李某携众工友向佗城镇人民政府赠送了一份“亲情”锦旗,以表达在镇综治中心的帮助下,成功追要数十万元劳务工资的谢意。

鲜红的锦旗,是佗城镇聚焦镇村风险排查,就地化解矛盾、强化诉源治理、促进讲信修睦,深入推进“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生动缩影。

群众李某携其工友向佗城镇赠送锦旗。

“1”个中心,打造综合治理“主阵地”

镇街综治中心是承载推动“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首要角色。佗城镇按照“四个优”工作思路,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亮化升级综治中心,力争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纵横贯通的实战型“治理中枢”。

场地设施优,高标准建设“五室一厅”,加强治理智慧化能力,以社会治安网格管理体系及“粤平安”云平台为基础,接入智能摄像头168个,实现镇域重点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一网统管”应用体系。

人员队伍优,紧密发挥机制优势,推动4个政法单位衔接常驻,与1家心理协会、3家律师事务所搭建合作协议,建立中心人才数据库,做强中心专业队伍,确保中心高质量运转。

制度保障优,围绕形成“发现—研判—流转—处置—反馈”工作闭环,严格落实首问负责、评价督导等8项基本制度,坚持以“事事关心”的服务态度,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件“大事小事烦心事”。

文化赋能优,匠心打造百家姓和百家矛盾纠纷调解室,焕发千年古城文化生命力,绘就基层治理好“枫”景。

升级亮化后的佗城镇综治中心一角。

据统计,去年至今,佗城镇综治中心“线上+线下”排查各类群众诉求663宗,化解率98.5%。网格员排查综合事件2160宗,办结率100%。实现连续三年“零事故”“零越级上访”,开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局面。

“6”方支撑,拧紧综合治理“安全阀”

佗城镇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火车头”带动作用,引领公、检、法、司、综合网格体系、“粤平安”云平台“6”节车厢加速跑,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4年11月,佗城镇开展“平安直联”工作时了解到,退役军人黄某与某医院就住院治疗问题产生医患纠纷,且私下协商无果,遂将这一情况上报镇综治中心。收到线索后,综治中心快速响应“吹哨”程序,召集退役军人事务站、卫健、社保等单位展开案情分析,研究制定调解方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黄某与院方成功达成调解意见并签订协议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佗城镇开展“平安直联”下访群众。

四川籍外来民工魏某在佗城镇某厂从事烧冶工作,但由于该厂内部股东重组等因素,一直未能安排资金给予结算。2024年9月,魏某到综治中心咨询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问题,听闻魏某情况介绍后,综治中心立即联系对口衔接的法院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指导诉前调解,经过努力,当事人双方达成了调解意见,并由法院对调解协议作出司法确认,无形中减轻了该群众来回办事的压力,真正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N”元力量,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龙川县人民法院衔接入驻佗城综治开展诉前调解。

佗城是一座以南越王赵佗命名的千年古城。受赵佗影响,佗城孕育出了特有的姓氏文化、科举文化、祠堂文化、客家文化……每一张“文化底牌”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尤其是姓氏文化,小小的佗城古镇,居民姓氏繁多,祠堂分布广泛,共有179个姓氏、89间姓氏古祠堂(现仍存48间)。

在历史上,这些家族始终和平相处,很少发生争斗,大规模械斗更是没有,这种特殊的人文现象与我国优秀岭南文化提倡的兼容并蓄、开放包容气度丝丝入扣。

佗城姓氏文化墙。

一直以来,佗城镇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挖掘赵佗采用“和辑百越”政策治理龙川的宝贵经验,将姓氏文化、宗祠文化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探索百家姓“和”百家矛盾纠纷调解法(寓意挖掘佗城特色姓氏文化调解百类矛盾纠纷),创立百家姓“和”百家矛盾纠纷调解室,挑选每个姓氏宗祠中德高望重、话事公正的“祠堂叔公”参与调解,巧借家训祠规的德治教化作用,促使矛盾双方定分止争。

去年至今,佗城镇利用该调解法化解矛盾纠纷49宗,解决疑难积案7件。

撰文:王嘉豪

通讯员:叶城 赖奕锦 陈鹏


编辑 魏楠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