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山板芙青年的军营梦:8次应征,锲而不舍

南方+

3月12日上午,中山市板芙镇举行新兵入伍欢送仪式。5名优秀青年或奔赴艰苦偏远地区,或保卫祖国山河海疆。在父母亲友、中山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师长的欢呼声中,板芙镇党委书记、武装部政治教导员闫东平,板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倪小平等镇领导为5名新兵佩戴红花和绶带,嘱咐大家保家卫国、争取立功。

2025年上半年,板芙镇严格按照“阳光征兵”有关要求,以保证新兵质量为工作核心,先后发动近100名适龄青年参加市镇组织的多次体检,5名青年脱颖而出被确定为新兵。他们之中,既有教师、大学生,也有来自该镇技工院校的毕业生。

中山市板芙镇举行新兵入伍欢送仪式。

麦子浩:8次应征,锲而不舍

最近几个月,板芙镇里溪村青年麦子浩非常“养生”,每天晚上监督自己睡足8个小时,他要保证自己在应征体检中保持最佳状态。

“下定决心,各个项目都要取得最佳的评测结果。针对自己的‘弱项’,拼了命去练。”麦子浩说:“例如,要让肘关节伸展的角度符合标准,每天坚持做俯卧撑,锻炼好手臂肌肉和韧带。要预防下蹲不全,有空就多压腿、拉韧带。”

锲而不舍的麦子浩,军旅梦想终于成真。第8次报名应征,取得“双合格”, 年龄也到了即将拿到高校毕业证的时间,以大学毕业生身份定兵入伍。他回想往事,感触良多。

“我的爷爷是党员,表哥们当过兵,2021年刚成年,我就立即报名应征。”麦子浩回忆说,第一次参加应征体检非常顺利,但还没上大学,被“卡住”了。

再后来,从2021年到2025年,麦子浩坚持参加每一次报名及体检,至今整整8次。他说:“有两次是‘双合格’,大家都很优秀,不得不依规摇号,我很遗憾没被选上,心情既遗憾又复杂。那时,我已经参加过役前训练,体验到部队工作及生活的严格、刻苦和紧张,短短几天,非常开心。浓浓的战友情,让我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意义。”

2021年第一次报名应征,麦子浩叫上4名同龄好友一起报名并参加体检;之后,眼见4个朋友陆续步入军旅生涯,“原地踏步”的麦子浩一度觉得不甘心,却不停鼓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他说:“外面甚至有流言蜚语,说这个孩子不是吃这碗饭的。我不会放在心上,脚步永远向前。”

2025年上半年,麦子浩通过了层层选拔,参加了役前训练,成功定兵,即将奔赴军旅。他坚定地说:“军旅是我的起点,征途没有终点。不穿上军装,就永远读不懂‘忠诚’二字的分量。”

周绩杰:兄弟俩三次入伍,社区邻居竖拇指

来自板芙镇板芙社区的周绩杰是一名大专毕业班学生,也是一名退伍军人。“2020年9月,我暂时放下学业,踏上了第一次军旅路。”他自幼就有参军报国梦,到了可以进行兵役登记的年龄,就迫不及待地报名应征,顺利通过了体检及各类考核,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新兵们讲述部队的经历:“无论队列训练还是体能训练,部队的训练量都比役前训练大得多。刚开始,可能体能差一些,内务也不太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累,一定能有显著的提高,大家要有信心。”

两年军旅生涯,锻炼了周绩杰的体魄,更磨炼了他的意志力。退伍后,他回到高校就读,又经历了弟弟入伍的难忘时刻。“那是2024年下半年,我特意从学校请假,回中山送弟弟去部队。看着弟弟身穿戎装,如同以前的自己,我萌生了再次参军入伍的想法。”

次年春天,周绩杰以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再次报名参军,顺利通过了一轮又一轮的体检及各项考核,再度穿上军装、走上参军报国的征途。

周绩杰的妈妈吴小玲表示:“我和老伴就生了这两个孩子。兄弟俩三次走进军营,其中哥哥是二次入伍,在社区引起了热烈反响,邻居们都说咱家孩子了不起。兄弟俩留一个在家也许好一些,但我和老伴都为他们感到骄傲,去了部队就要好好干。”

板芙镇:做好国防教育双拥工作

闫东平代表板芙镇党委、政府向即将踏上征程的5名新兵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勉励新兵们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努力学习政治、军事和科技知识,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全面增强保家卫国、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合格军人。

“麦子浩、周绩杰的事迹表明,板芙镇一直坚持把有理想、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强的最优秀青年输送到部队。”板芙镇武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高质量完成年度征兵工作,板芙镇通过精准分析数据,建立潜力人员数据库;落实好“一对一”跟踪服务,健全廉洁征兵监督机制,贯彻落实“阳光征兵”制度。

左三为周绩杰,右一为麦子浩。

该负责人表示,为号召更多优秀青年积极报名应征,板芙镇持续开展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例如,坚持邀请板芙籍退役军人、国防生等,定期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国防教育宣讲课;认真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协助解决现役军人家属工作地问题;坚持在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前往驻地部队以及现役军人、军烈属家中,开展座谈慰问等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好‘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氛围。”

采写:南方+记者  廖冰莹

通讯员 周淑茹 范展颢

编辑 王浩宇 钟商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