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石化首次管输来料复出口航煤至广州白云机场

南方+

近日,随着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下称“惠州石化”)操作员刘军影在控制室按下启动键,仪表盘上实时流速从0迅速攀升至600余吨/小时,深埋地下的东莞立沙长输管线开始“流淌能源的血液”,2.8万吨保税航煤从惠州石化储罐区开始输送,在经历增城石滩分输站后,迅速奔向200公里外的广州白云机场保税油库。

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惠州石化成功以管输方式实现保税航煤供应链条,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注入新动能。“本次合作是惠州石化深化能源供给侧改革、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关键一步。”惠州石化副总经理谢海峰表示,随着2025年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投用,保税业务拓展及管输系统升级,惠州石化计划逐步提升航煤年管输规模,持续满足白云机场扩建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

保障国际航班的稳定油料供给

广州机场是4F级国际航空枢纽。2024年,该机场航煤总需求量273万吨,其中内贸航煤136万吨,保税航煤137万吨。2025年,广州机场航煤新增需求依旧以国际航班为主要增长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生物汽柴油等绿色产能不断发展壮大,国内炼厂在汽油、柴油传统动力能源上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面对市场变化,惠州石化通过技术革新,提升化工品产量,降低成品油产量,将航煤产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无论是从白云机场航煤新增需求上,还是从惠州石化高质量发展上,我们都必须尽快布局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广州白云机场只是我们的突破点。”惠州石化规划计划部负责人吴凌鹤表示。

惠州石化来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航煤供给广州白云机场,不仅保障了国际航班的稳定油料供给,也拓宽了航空煤油销售渠道,是企业提质增效、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和做大炼油加工总量的有效举措。首批次2.8万吨来料加工复出口航煤,预计增效980万元。

严格执行航空煤油质量管理体系

来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是指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原油进行炼制,再把生产的航煤复运出口到国内机场保税区,直接在保税区加注给国际航班飞机,取代进口航空煤油。

2024年底,中海炼化积极与中航油对接2025年来料加工复出口航煤配额。同时,惠州石化与中海油中石化联合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新加坡)贸易有限公司开始对接各业务流程及操作细节。在销售与出厂上,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与白云机场密切联系合理安排管输送时间,确保航煤安全输送至广州机场。

在报关检验上,提前梳理报关、报检手续,提前与惠州港海关、广州海关沟通,将航煤出厂报关检验时间缩短到半天,实现“报关检验零等待”,提高航煤出厂效率。从原油品种的确定到来料加工手册的建立,再到生产平衡以及质量、计量、财务各个环节,每一个业务节点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在油品生产上,惠州石化生产指挥中心从源头上做好生产装置物料优化调整,执行卡边操作,严格控制装置馏出口调油组分质量,提高生产装置航煤收率和产量。同时,惠州石化严格执行航空煤油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关键操作参数,优化调和比例,严控航煤调和质量,确保航空煤油一次调和成功率以及质量合格率100%。

采写:南方+记者 马发洲 通讯员 刘晶晶  王震

图片:惠州石化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