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秒变“体育馆”!东莞师生尽享课间乐趣|莞邑校园汇

教育莞家
+订阅

叮铃铃

……

下课铃一响

走廊操场秒变“游乐场”

整个校园摇身一变“体育馆”

新学期

东莞不少学校

开展15分钟大课间探索

不仅空间大改造、合理规划时间

还创新设计了跨学科超能游乐场

这些学校是怎么做的呢?

跟着南方+看看吧~

东莞中学洪梅学校

随着课间15分钟在东莞落地落实,东莞中学洪梅学校与校园特色结合,创新设计了一系列课间活动,让延长后的课间成为学生释放压力、享受运动的“黄金时段”。

抱球接力赛、跳绳、篮球、棒球‌……课间,各类运动的击掌声与“加油”呐喊交织成一片。“击球瞬间的清脆声响特别解压,以前只有体育课的时候可以接触棒球,现在课间就能练习,特别有趣!”一名学生说。

东莞中学洪梅学校教导处主任王洪方表示,学校在落实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时,既考虑到运动的趣味性,突出学校的品牌特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养成主动运动的习惯。

据悉,学校还科学统筹教学与作息时间安排,给体育活动加质加量,通过上、下午各设置一次15分钟小课间、40分钟大课间,体育课、第二课堂等,确保学生每天综合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让学生在运动中强健体魄,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

南城阳光中心小学

课间新玩法来啦!为了给同学们打造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快乐大课间”,南城阳光中心小学结合实际情况,创新设置了各类游戏,为学生充分开展体育运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充分锻炼身体,感受运动魅力。

掷骰子学礼貌用语、防溺水安全飞行棋、数学题决定蹲跳次数的萝卜蹲升级版……课间,整个校园仿佛变身为一个活力四射的游乐场,充满尖叫与欢笑。“我们学校创新设计了跨学科超能游乐场,学生们在跑跳之间练出了健康的体魄,在团队协作中玩出了智慧的火花,让课间休息成为真正的成长时光。”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学校每节常规课程时长调整为35分钟,课间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1次大课间活动(上午时段长达40分钟,下午为35分钟)。通过提供“加长版”的课间活动时间,学校确保学子每天能享受至少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万江实验小学

为响应教育部“中小学校要确保学生课间正常活动”要求,聚焦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万江实验小学增设每天15分钟课间时段,确保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充足,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为了让学生在课间休息充分释放压力,享受快乐的黄金时光,学校老师集思广益,共同制定了《东莞市万江实验小学15分钟课间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萝卜蹲、跳房子……《方案》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处地方,规划不同场所,让学生玩不一样的项目,每个场所安排老师组织和管理,确保学生活动时的安全,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自实施以来,学校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长安镇第一小学

下午4点,下课铃声响起,长安镇第一小学的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从教室走向操场。5分钟后,弟子规武术操音乐响起,同学们的大课间活动开始了。这是他们一天最快乐的时光,孩子们可以在操场上尽情地欢笑,释放活力。

“我们大课间设置了弟子规武术操、波比跳、‘8’字跳绳等多个运动项目,让孩子们的体能得到全面锻炼,还让他们在运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挑战中成长。”长安镇第一小学德育处副主任陈艳阳说。

据陈艳阳介绍,长安镇第一小学制定了《每天综合体育活动工作方案》,精心设计了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课间走出教室参与各类活动,学校还制定了两种课间活动方案,一种是学校根据学生平时喜好,提供跳绳、踢毽子、跳房子等常规项目供学生选择,另一种则是每个学生自选活动项目,由全班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项目作为本班的课间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望牛墩中心小学

下课铃一响,学校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跟着大屏幕练习武术操。“嘿!哈!”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俨然一副“武林高手”的模样。

一楼教室门前的空地、跑道、篮球场、足球场上,到处都是学生们活跃的身影。跳圈圈、绳梯、趣味雪糕桶、立定跳远大比拼、篮球投篮、篮球运球接力、足球运球……他们的15分钟课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望牛墩中心小学的15分钟体育小课间,以“能动课间,强体健身”为主题,以“文武兼修、动静相宜”为核心理念,创新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体育精神。通过游戏、竞技和武术操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

撰文:李玲 黄婷

综合东莞各学校发布

编辑 黄新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