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全国劳动模范推荐人选事迹公示(一)

南方+

根据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要求,为充分发扬民主,接受社会监督,现将广东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予以公示。

以下为部分广东省全国劳动模范推荐人选事迹:

陈学文简要事迹

陈学文,男,汉族,197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机械操作部首席主任技师,港口机械助理工程师。长期扎根一线,以他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被省总工会命名为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广东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大湾区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单位”等荣誉,并受邀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会。多年来,带领团队持续攻坚克难,创造经济价值超过6000万元,解决了89个重大设备技术难题,获得19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装载机计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被评为首届大国工匠展十个优秀项目之一。2020年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在广州港技工学校、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东莞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担任企业导师。曾荣获广东省劳模、全国交通建设工匠、南粤工匠、广州市岭南英杰后备人才等荣誉,202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郭振泳简要事迹

郭振泳,男,汉族,1986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广州日弘机电有限公司营业采购高级主任、工会主席,助理工程师。十余年来始终秉持工会工作初心,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级劳资沟通协商机制,健全集体协商制度,为职工实现连续15年工资增幅正增长,构建起“劳资命运共同体”式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集体协商经验被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评为全国十佳案例。率先建立全省首个集体协商指导服务站,牵头建设全国首批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作为黄埔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黄埔区汽配工联会主席,带领和指导行业工会建设职工服务站,累计为行业企业节省260万元;宣传和推动工会经费返还政策落地,2024年返还行业企业工会经费超500万元。带领和辅导50多家基层工会培育出一批全国、省级、市级的典型工会案例。曾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冯冠杰简要事迹

冯冠杰,男,汉族,1987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广州市白云区沙田柠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助理工程师。2012年完成地方标准的沙田柠檬生产技术规程,2014年合作社成为白云区首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2015年获评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022年获批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023年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在多年质量管控及品牌提升下,农户年亩产收益相对2012年增加2倍以上,在2021至2022年期间柠檬收益达到种植柠檬30年以来最高水平,亩产收益达5万多元,带领村民走上农业致富之路。积极发展第二产业,自主研制冰糖炖柠檬、柠檬果酱等,有效解决柠檬次级果销售难问题,增加合作社经济效益。同时,延伸产业链,借助沙田村位于帽峰山脚下的地理优势,发动农户开展采摘旅游,助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邓兴斌简要事迹

邓兴斌,男,瑶族,1978年12月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广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省站营业点运营主管。军人出身并以军人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在2017年入职顺丰以来从事的一线收派、三线管理者的工作中,保持“零差评”纪录。用心服务每一个客户、员工,经常客户一个电话20分钟内就能到达,员工一个电话就能快速帮忙员工解决问题。恪尽职守、本色始终如一,作为收派员时口碑好,每天收加派件可达180-200件;作为管理者时细致入微,每天坚持开早会、走区域、人员管理,亲力亲为,做好把控。2021年,带领整个分部获得区双十一业务高峰排名第一的好成绩。2023年调整到新的网点,通过了解区域类型、改进包装材料、提升员工技能等多种方式,使网点理赔金额下降77%。2020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202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余子炜简要事迹

余子炜,男,汉族,1990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副部长。从装配钳工做起,传承百年制造业底蕴,成长为工匠人才、技术骨干、技师、特级技师,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模范代表。成功研发高速柴油机和调试国内第一艘油电混合拖轮。负责大型船舶高速发动机研发项目,成功研发CS21/32高速柴油机和DM23G大功率气体发动机,填补国内1-2MW功率范围空白,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参与国内第一艘油电混合拖轮“海港711”号调试取得成功,实现主机功率下降15%-20%,为新能源船舶行业作出贡献。推动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建设,突破6项技术难题,取得6项专利、实现成果转化293项,累计增加经济效益2773.86万元;承办2023、2024年钳工技能竞赛,示范带动120名职工参赛。忠实履行广东省人大代表职责,提出6项关于民生工程的建议。

李天明简要事迹

李天明,男,汉族,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基地维修中心电子首席维修专家,自动化高级工程师。带领团队构建“检测—维修—改造”全链条技术,攻克三菱牵引系统PU模块故障难题,形成自主维修规程及国产化改造方案。“地铁直线电机车辆PU模块改造及推广”获评广东省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银奖。带领团队创建“从部件到板件、从板件到元器件”的深度维修模式,攻克西门子辅逆系统M2500主控板、牵引逆变控制单元ICU主控板的行业维修难题。协同开展15项元器件基础课题研究,建立电容、光耦等关键元器件检测评估体系,创新开展信号轨道电路大规模轮换维修。形成“检测平台自主研发+维修工艺自主创新”的独特技术优势,组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支电子维修专业团队,培养一批电子维修领域的高技能人才。攻克进口设备核心部件188种,累计修复电子板件超3万件,为国内同行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杨春宝简要事迹

杨春宝,男,汉族,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学历,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斗导航事业部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践行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协同育人、求实求精,致力于北斗技术创新和优秀工程师队伍培养。北斗二号时期,作为应用分系统两个部级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突破核心技术,主持研制基于通用器件用于多种载体的高性能接收机模块,为系统建设和装备应用推广作出贡献,获2013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斗三号时期,作为国家北斗重大专项芯片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并成功研制三款国防应用北斗基带芯片,2020年接收机基带芯片获得两次全国比测第一,抗干扰基带芯片获得全国比测第二。2021年开始基于自主芯片化平台研制和生产应用于各种载体平台的北斗三号国防装备。2023年开始研制北斗民用芯片,以此作为拓展北斗民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曾获2021年广东省南粤创新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林小江简要事迹

林小江,男,汉族,198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西区分公司管网运营部经理、燃气抢险总队第三分队队长,工程师。坚守燃气抢险岗位17年,保持0事故、燃气抢险及时率100%。开创燃气先进管理模式“越秀模式”,为维护管网畅通、保障市民安全稳定用气作出贡献。引领技术创新,创新调压设备方案,每年减少用户停气时间42.85万户时;创立“管道腐蚀泄漏五位一体定位法”,提高工效、节约开挖成本;打造检测评估新技术,完成检测评估100余公里,完成老化管网改造122.5公里。编撰整套管网检测设备的技术手册、标准化班组建设材料,以点带面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开展设备工艺改进和成果转化工作,突破15项技术难题,取得32项实用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形成创新成果3项,成果转化3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841.5万元。广东省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曾带领团队获评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全国工人先锋号。

冯文虎简要事迹

冯文虎,男,汉族,1984年10月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总装部总组课二工段二班船舶电焊工,高级工程师。技能水平高,参与6GR焊接工艺评定,并取得焊接证书。解决分段吊装定位用的350吨顶升机(铸件)三个角发生断裂现象,提出了控制焊接温度(冷焊法),解决铸件裂纹问题。创新薄板FAB埋弧推广应用,采用坡口内定位焊代替卡码工艺。提升焊接效率并主导修改标准,在PCTC船总组阶段,单船可节约综合成本10万元以上,PCTC系列船可节约综合成本300万元以上。获得重点工艺工法二等奖,科技进步奖等,把经验提炼为多份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2018年代表广州市获得粤港澳大湾区焊接职业技能大赛(个人第一名),粤港澳大湾区首届焊接职业技能大赛(集体金奖)。积极传授技能,先后培养上百人成长成才。

徐锦辉简要事迹

徐锦辉,男,汉族,1970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国大酒店行政总厨,正高级工程师。率领团队携手广州博物馆、粤菜泰斗,挖掘民国典籍,成功复原近百道失传粤菜,匠心打造“消失的名菜”文旅IP,出版专著获评“中国最美的书”。项目入选国家级文旅融合创新案例,带动餐饮营收增长123%、创效超350万元。系统梳理广式竹升面、酥类点心百年工艺,推动两项技艺入选广州市非遗名录,创建非遗体验空间接待中外宾客。担任“粤菜师傅”工程领军人物,牵头制定《粤菜师傅培训标准》,深入毕节、连州等地区研发“一地一菜单”,构建“食材+餐饮+旅游”产业链,带动千名城乡劳动者就业,助力乡村振兴。首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出近百名技能认证人才、数位特级技师。作为岭南餐饮文化国际传播使者,携“消失的名菜”亮相G20峰会、广交会等,赴香港特区以及塞尔维亚等国家开展美食交流,受到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超千次。创新打造“消失的”系列文创产品,推动岭南餐饮文化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效益双赢。

王杰简要事迹

王杰,女,汉族,1980年3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学历,黄埔新材(广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长期奋斗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一线,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科技厅等项目12个,申请专利114项,获权60项。全身心投入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项目,解决航空轮胎“卡脖子”难题,主持的项目入选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带领团队获授权知识产权339件,其中发明专利161件,推动黄埔材料院科技成果依托黄埔新材(广东)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转化,累计孵化企业37家,其中规上企业12家,产值超12亿元。

张宝辉简要事迹

张宝辉,男,满族,1974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项目生产经理,正高级工程师。30多年来深耕生产一线,先后主持完成大国重器天鲸号、多功能饱和潜水支持船、大型深远海救助船、深海采矿装备等二十多项国家和省市级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项目,为国家海工装备研发制造解决了多项卡脖子难题。成功完成国内首台高产能6000米级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车、国内首套6000米级超深水重载动态脐带缆、国内首套水下对接重载布放回收A架和国内负荷最大的脐带缆绞车及升沉补偿装备等4项核心装备研制。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5567米试验,打破了大型深海采矿车世界纪录。

张艳斌简要事迹

张艳斌,男,汉族,1983年1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学历,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药学研究主任工程师,副主任药师。从事药品研发十多年,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在贯彻执行国务院“中医药发展规划”、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圳市“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开发国内外首个用于疫病康复治疗的中药新药益气清肺颗粒,填补临床空白。聚焦儿童专用高端制剂开发,建立儿童专用无水吞服制剂平台,开发了儿童专用口服冻干片。致力于药品研发,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实现9个药品获批上市,累积销量过10亿片、销售额数亿元、销售利润过亿元。作为研究生产业导师,与多所大学积极开展国家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汪勤金简要事迹

汪勤金,男,汉族,1987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飞行责任机长。从一名基层快递员通过顺丰内部航空人才选拔项目“丰翼行动”实现职业蝶变,在企业内部树立了优秀榜样。受聘为深圳市总工会劳模工匠讲师,积极为多个企业宣讲。2024年10月,执飞鄂州至香港首航航班,完成两座世界级货运机场的首次链接。2020年,主动请缨驰援武汉以及其他疫情严重城市,助力复工复产,两个多月时间,执行航班70多架次,运送医疗物资1000多吨,成为3年内执飞国际航班次数和隔离天数最多的波音737机长。主动担当,为部门低阶段的副驾驶同事开设飞行知识交流会,近3年来授课近300小时,带动团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作为团队组长,组织成立技术研究小组,研发出5个专业课件被公司采纳为新学员培训课件。

罗杰简要事迹

罗杰,男,汉族,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深圳市深业航天食品与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业务部部长,农艺师。长期扎根一线,勤勉敬业、踏实工作。参与中国航天实验项目,刻苦钻研各项试验任务,确保所有数据可信、可靠,期间完成试验200余项,进行人体医学数据的连续采集1700余项,为我国空间站建设提供数据,试验成果获第67、68届国际宇航大会肯定。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带领农村党组织从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蝶变成治理有效、村民满意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制定“1+2”工作思路,入选优秀党建案例;开发“忆苦思甜”茶产业,成为广东高校“百千万工程”示范基地,并带动村集体收入提升80.17%;创新“党建融合”模式,有效连结帮扶两地,推动村务处理数量提升42%。带领帮扶村获得汕头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汕头指挥部乡村治理示范村、南澳县文明村等称号。曾获广东省劳动模范、深圳对口汕头指挥部“最美耕耘者”等荣誉。

肖清雄简要事迹

肖清雄,男,汉族,1986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电气开发部经理,自动化高级工程师。作为“草根”工匠典型代表,在自动化领域深耕不辍,从普通一线技术工人成长为国家级高技能领军人才。潜心提升技术技能,主持并完成57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等项目,获2项国家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导开发众多自动化设备,完成公司首套OLB大尺寸生产线CIM系统开发,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开发亚洲首条通过UL认证的“特斯拉车载屏自动贴合线控制系统”。2020年2月紧急开发12条KN95型口罩生产线,为抗疫贡献力量。勇担技艺传承之责,2017年领衔创建“深圳市电气控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70余名本科生、硕士生完成50多项技术攻关,为企业培养30余名自动化技术骨干,培训工程师300余人次,为全国、广东、深圳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自动化领域技术创新及高技能人才培育作出贡献。

郑海周简要事迹

郑海周,男,汉族,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深圳市大鹏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汶川抗震救灾期间,驰援震区协同作战,与解放军、武警官兵并肩实施生命搜救,在断壁残垣中开辟生命通道,成功营救转移被困群众逾千人。2009年深圳市“12.22”南山区苏豪名厦火场,深入核心区域抵近侦察,于浓烟毒瘴中获取关键火情,为后续灭火救援提供第一手情报,历年来凭借3000余次实战淬炼出火场尖刀,累计挽救300余条鲜活生命。迎战2018年强台风“山竹”,成功营救3名被困群众,救援事件登上央视等主流媒体。积极开展消防教育,在“寒假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消防安全教育专项行动中,组织开展千人级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实现校园消防教育全覆盖。面向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及技能培训活动,组织培训近1.2万人次,用专业守护筑牢城市安全屏障。

陆志强简要事迹

陆志强,男,汉族,198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带领的工程部团队负责研发的外径仅0.7毫米、模数0.065的精细齿轮在兆威机电成功量产,广泛应用于全面屏手机摄像头模组。在汽车电磁阀精密过滤器领域,面对常规注塑工艺无法满足的网孔尺寸需求,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一体化注塑成型技术,解决生产效率和产品强度问题,同时创新模具镶件拆分与排气方法等。面对高难度订单,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在研发汽车节气门齿轮时坚持研发自动化设备,成功降低成本、提高精度。致力于将团队打造成行业标杆,正积极研发5G技术相关领域的齿轮传动技术,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健康、自动驾驶等,助力塑造5G未来图景。

杨仕丽简要事迹

杨仕丽,女,汉族,1986年2月生,群众,高中学历,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焊生产部E2生产组拉长。勤劳朴实、积极好学,力争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仅3年便成长为一名优秀基层管理人员。负责管理6条生产线,熟悉智能数码、电子产品整条产线各个模块的工作内容,2020、2022年被评为优秀员工和质量标杆称号。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主要负责产线人员、物料、环境、设备等的管控和协调,工作勤恳、严谨细致,保持业务“0失误”纪录,严格按要求完成出货需求、工单管控、产品质量的处理。善于钻研,创新团队合作,提高产线人均效能,注重技术积累,重视对工人的技能培训和总结,发现和培养班组精英。通过日常工作培训,先后培养了20余名产线多能员工,为重点岗位储备优秀人才。曾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

曹浩彬简要事迹

曹浩彬,男,汉族,1990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科力函(深圳)热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在技术创新领域成绩突出,主导研发“太阳能发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天然气液化装置”控制器,成功研制新型液化一体机,并顺利通过国家级防爆认证。参与研发的低温制冷机TC4187,成功攻克电机振动抑制及位移估算等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发明奖。积极参与公司制冷机烘烤充气系统、老化系统及生产数据管理系统等多个重点项目,为提升生产效率作出贡献。2022年再次突破,成功实现数字PFC算法,使公司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曹浩彬创新工作室被深圳市南山区总工会评为示范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

廉玉波简要事迹

廉玉波,男,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学历,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及整车技术与产品研发,创建了解耦式插电混合动力、刀片动力电池、电动汽车整车平台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主持研制并量产包括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中国首款纯电动乘用车e6在内的系列化新能源汽车,出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领比亚迪汽车在深圳、西安布局研发中心,打造一支高精尖、国际化、多元化的研发团队,构建从上游的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到中游的整车制造,再到下游的汽车销售与服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创造经济效益超万亿元,推动了行业转型升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曾获国家卓越工程师、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张笑笑简要事迹

张笑笑,女,汉族,1987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丽荣鞋业(深圳)有限公司思加图研发部高级产品出格师,全国工会十八大代表。15年来扎根制鞋研发生产一线,先后共制作鞋类样板4000余套,作品商业价值数百万元,多次解决、攻克新材料带来的技术难题,为相关材料技术标准研究打下关键基础。持有“一种无主跟女性皮鞋”实用新型专利。参与编写《出格技术标准》《帮样设计手册》等行业技术标准资料。多次参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2020年全国皮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第一名等。工作之余担任校企合作的培训讲师,帮助企业和大学培养制鞋行业专业技术人才。2023年担任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鞋类设计师赛项裁判。

何新超简要事迹

何新超,男,汉族,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部门副经理,助理工程师。先后从事模具设计开发工作和打印机设计开发工作,建立了模具设计标准和加工工艺流程。2009年加入奔图打印机团队,参与了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黑白激光打印机的开发,拥有奔图第一款黑白激光打印机和第一款A3彩色复印机等共计8款产品的开发经历和经验。2024年,经过3年钻研,解决上百条引擎架构、双组份显影及核心零部件问题的A3彩色复印机和A3黑白复印机成功问世,并实现多项重要零部件国产化。先后获得公司工艺创新奖2次,先进员工奖4次、珠海市“百强技术创新奖”1次,申请专利多项;曾获珠海市青年优秀人才、广东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佳鑫简要事迹

王佳鑫,男,汉族,1995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焊接教练。参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全球最深浮式导管架Seagreen、“海基一号”、全球首个一体化模块LNG工厂加拿大LNG等多个国内外项目的结构和管线焊接。曾获多项奖项,“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金奖和个人单项青年组、职工组第一名,广东省及珠海市高级焊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先后获珠海市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珠海工匠、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反复打磨技术,摸索总结技术经验,分享传授焊接技术难点,带领焊接教练团队开展焊接技术培训指导,组织加拿大LNG、英国海上风电、海基二号等国内外项目焊工培训考试1000场,多名新入场焊工经过培训成长为高级6GR焊工。

纪洁虹简要事迹

纪洁虹,女,汉族,1987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华能汕头海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管理部副主任、团委书记,工程师。熟悉电厂检修维护工作,积极践行“工匠精神”,推进检修标准化管理,积极推动氨改尿素、脱硫提效等重大改造项目实施投产,推动电厂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提升,为火电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先后在各单位开展宣讲40场次,有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积极服务青年,搭建青年展示平台,开展青年素养提升工程,创建集团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1个、省青年文明号1个、集团青年文明号1个,以青年之力推动重点任务实施。

袁欢欣简要事迹

袁欢欣,男,汉族,1981年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学历,汕头超声印制板(二厂)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开发部产品开发经理,高级工程师。长期扎根一线,创新完成多个重大项目开发与规模化应用,自主开发实现业内多项首次技术创新,主导《车载毫米波天线板的开发及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合作解决毫米波雷达国产基材“卡脖子”问题,发表42篇次技术、会议论文,获7项专利授权。主导参与智能网联汽车、低轨通信、人工智能等项目,助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技术成果转化显著。荣获省科技厅优秀科技成果奖、省电子信息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金卓满简要事迹

金卓满,男,汉族,1978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农民,正高级工程师。作为退伍军人,2016年注册合作社,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形成集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模式,直接带动社员、周边农户以及产销对接的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近两年增设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研学内容,设立农业研学田间课堂30多门,吸引100多所学校到社区开展农业研学活动,打造“红色教育+军事体验+消防研学+侨乡文化+潮汕文化+农耕体验”的特色研学教育基地。目前,基地日均接待游客150人次,年增收200万元以上。

戈燕红简要事迹

戈燕红,女,汉族,1979年10月生,群众,硕士学历,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高级工程师。聚焦环境监测核心技术,加速仪器国产化进程,带领团队开发“基于微流控的快速比色、强抗扰在线监测”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水和大气多要素一体化智能精准监测系统,获202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研制的国产质谱仪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研发的微生物电化学法水质毒性监测技术产品在全国多地饮用水源地开展应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用水安全。

周文贤简要事迹

周文贤,女,汉族,1983年3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学历,佛山纬达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塑料制品正高级工程师。深耕偏光片行业,开展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解决温湿耐候退偏等行业技术难题。带领团队攻关高耐久染料系偏光片的原材料开发、高耐久工艺、配方研究,率先打破国外市场垄断,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组织团队进行光学膜材料开发,助力显示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国产化。

陈红军简要事迹

陈红军,男,汉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三技精密技术(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聚焦技术创新,深入生产一线,系统研究染色机工艺流程与设备控制参数,建立染色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体系,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带领团队开展节能环保型染色机研发、高温气液染色技术等课题研究,突破传统染色模式,高温气液染色机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持研发10多个系列共100多款节能环保型染色机,获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专利20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8项,产品获多项国家和行业奖项。

张帅君简要事迹

张帅君,女,汉族,1986年3月生,群众,硕士学历,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技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自任职以来,负责企业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工作,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努力推行“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主持完成公司多个科研项目,攻克了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多项关键技术,提升了相关产品制造工艺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获得授权专利39件,参与编制国家标准3项。参与及主导的两个项目分别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22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潘柱升简要事迹

潘柱升,男,汉族,1962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紫南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促进紫南村实现从“软弱涣散党组织”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蝶变,村集体收入增长12倍、达到1.2亿元。系统推进宜居村庄建设,改造旧厂房旧民居110多间,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农耕文化园10座,美化河道13.4公里,建设旅游公厕36座,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帮”的目标,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推进产业转型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实现紫南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成功创建,入选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为全省“百千万工程”村级协作树立新标杆。

郑贱林简要事迹

郑贱林,男,汉族,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特级技师。曾获广东省劳模、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等称号,是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他勇做节能减排先行者,带领“创新工作室”开展47项创新科研项目,解决密闭鼓风炉生产薄弱环节问题,有力推动ISP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废气达标超低排放,有效地提高铅锌产量和国家重要战略物资镓锗铟的回收率。参与各类规模技术改造,开展ISP密闭鼓风炉风口喷吹粉煤技术革新、含锌渣烟化炉吹炼资源利用与环保升级改造等,助推工厂低碳绿色发展转型。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传帮带33位徒弟,打造一支扎根一线、服务生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南方+记者 许宁宁

通讯员 粤工宣

编辑 王露纯 陈梅玉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