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工作,云安区在全市率先完成

南方+

据云安区教育局消息,今年2月以来,云安区教育局严格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以及省教育厅《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以“三统一”工作措施,在全市率先落实中小学校每天体育活动2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全覆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早谋划,统一思想认识

在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后,云安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局党组会研究贯彻落实措施,2月10日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分管体育工作领导、体育骨干教师召开会议,专题就落实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全面落实全区中小学校每天校园体育活动2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作了深入研讨,分析工作落实中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的可行措施。全区各中小学于今年春季开学前全部制定落实每天校园体育活动2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的实施方案,为工作推动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强落实,统一工作目标

云安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在今年春季开学后全面落实全区中小学校每天校园体育活动2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的工作目标,指导全区中小学校以“五增”举措确保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一是增时间,优化体育活动模式。着力增加学生综合锻炼时长,全区中小学校探索实施上、下午各开展1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制度,不断丰富课间“微运动”;综合统筹好体育课、大课间、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早锻炼、午锻炼、课后体育服务等时间安排,多途径确保每天校园体育活动2小时。

二是增课时,细化创新课程编排。指导全区中小学校在落实《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办法》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优化课时统筹,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统筹安排,把每天1节体育课编入课表。

三是增配备,活化体育场地资源。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规划及改扩建工作和各类体育器材配备。通过改建扩建盘活体育场地资源,充分利用架空层、墙壁、地面等校内空间融入传统体育游戏和校园“AI运动吧”数字化、智能化活动区域,打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及的校内“微运动场”。加快建立区镇共建共管教育管理体系,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乡镇教育事业的支持与管理,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为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增师资,强化体育教师配备。加强教师培训,着力“增兼职”,以专职体育教师培训各学科教师成为兼职体育教师;加强与“双百行动”等结对云安区且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两所高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和肇庆学院的沟通协作,共同建立帮教工作机制,两所高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中小学校实习支教、助教助训,并开展专项培训提高专兼职体育教师对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组织教学能力。同时邀请篮球协会等运动协会以及各镇村BA篮球队与全区各中小学少年篮球队结对帮训。加强关心关怀,合理安排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优化学校绩效考评机制。

五是增赛事,深化体教融合成果。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育人”,建立区、校分层分级赛事体系,完善分学段、跨区域、分等级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举办全区中小学春、秋两季综合性运动会及“AI运动吧”跳绳大赛;大力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学校举办不少于2个项目班级或校际竞技性比赛,每名学生每年至少参加1次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形成“校校有特色、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比赛”的学校体育新格局。

重督导,统一监督方式

据了解,云安区教育局和各学校均制定落实每天校园体育活动2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的实施方案,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加强督促指导,2月17日至2月21日组织责任区督学开展专项督查,并公布工作监督电话及邮箱。未来,云安区教育局将落实每天校园体育活动2小时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作为教育督导重点,落实情况要作为学校和学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考核评价、评优评先、管理监督等的重要参考。

南方+记者 冯焕哲

通讯员 云安轩

编辑 彭奕菲 羊建溶
校对 叶剑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