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焦2025年清远两会
“清远市长隆项目的开业为全市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能。”清远市人大代表,连山文化旅游体育发展中心主任陈艳云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清远应充分结合清远生态、文化及区位优势,需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服务升级、区域联动等维度将“长隆流量”转化为“全市增量”。
经历“十年磨一剑”,清远长隆于今年春节前正式开通试营业,首期开放长隆森林王国、长隆长颈鹿城堡酒店。作为清远市政府接力推进的“一号工程”,清远长隆承载了清远市民乃至大湾区游客的期待,将助力清远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
如何扩大“长隆效应”,以长隆为龙头引领带动全市文旅提质增效?陈艳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强化配套服务,延长游客驻留时间
让“流量”成为“留量”,离不开配套设施的完善。
随着清远长隆度假区开园,南部片区交通便利进一步提升。清远磁浮旅游专线正式开通,6条配套道路在银盏片区成环成网,清远景区借势推出差异化项目,清远长隆辐射效应正在释放。然而,通往北部的交通工程有待进一步完善。
陈艳云认为,清远市应进一步优化“一程多站”服务体系,以长隆为中心,打造“30分钟文旅服务圈”。开通“长隆—市区”免费接驳巴士,串联飞来湖湿地公园、北江夜游、南岸公园、倾国清城文旅综合体等点位,形成“白天乐园狂欢、夜间城市漫游”的消费闭环。
数字化、便捷化的平台也将惠及广大游客。陈艳云认为,可以构建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悦清远”小程序平台功能,集成景区、住宿、特色餐饮、非遗等项目信息,接入清远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销售平台,“打造一个既能一站式查询清远特色文旅资源,又能购买特色文旅手信平台”。
打造主题线路,实现县域差异化引流
近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清远区位、空间、生态优势,推动落实《清远市旅游发展空间规划(2019—2035)》《清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清远北江经济旅游带综合规划》等旅游发展规划,积极谋划和推动建设“一带一廊一区”建设,即北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文旅)廊道、湾区北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全力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陈艳云认为,清远各县(市、区)文旅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打造主题游玩线路,实现串珠成链,展现清远全貌之美,提供更富层次的文旅体验。
陈艳云提出,清远各县特色明显,有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山水风光、民俗丰富,可根据每个县的独特资源优势,串联成线,通过高铁站、轻轨站、清远磁浮旅游专线等LED屏、户外宣传,酒店客房宣传册植入等方式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深化品牌营销,放大长隆溢出效应
近年来,清远通过打造系列有新意的文旅活动,推动清远文旅频频出圈。2024年7月,清远首次举行全球百对新人清远甜蜜之旅,招募了来自中国、韩国、新西兰、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对新人开启清远甜蜜之旅、组织新人探访百岁老人。这场别出心裁的大型活动,向世界友人推介了清远之美,获得全网超4亿次的阅读量。
陈艳云认为,清远应多多开展类似活动,发扬相关经验。邀请旅游达人体验“长隆+县域”组合产品,通过抖音、小红书等设置“跟着长隆游清远”话题奖励机制,争取迎来更多的“泼天流量”。“抢抓长隆机遇需坚持‘以流量换留量、用节点带全域’的策略。”陈艳云认为,清远应通过产品创新打破“过境地”困境,借助机制改革破除县域行政壁垒,最终实现从“乐园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质变。
南方+记者 陈立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