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9条花果经济带:绽放于山水间的生态经济答卷

南方+

早春的连州市九陂镇南石塘村,无人机镜头掠过山谷,桃林正沿着山势层层晕染,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以前这些果树只管结果,哪想到开花也能挣钱?”南石塘村党总支书记沈瑞方说,如今赏花有收入、卖果能赚钱,很多村民都靠这花果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

春回大地,花为信使。三月的连州,繁花香遍野、处处皆如画,十万亩菜心花海惆然怒放,数万亩桃园漫山红遍,梨花又将迎春盛开,掀起一股股游客赏花热潮。连州这片被央视镜头偏爱的“桃花源”,正绽放着山水间的生态经济答卷。这得益于连州致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不仅让生态美起来,更力争通过绿美富起来、强起来。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生态旅游大市,连州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沿途风景为脉,以山水花果为络,规划打造9条250公里“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玩雪”的“花果经济带”,由此增加“含绿量”、催生“含金量”,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交出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提供强劲动能。

记者从连州市林业局获悉,连州打造的9条花果经济带,囊括了当地主要花果主产区和特色景区分布。南方+推出这份攻略,带你打卡绿美连州风景,总有一条路线是你的心头好——

打卡连州9条“花果经济带”攻略

新闻纵深

“花果经济”成为富民旅游新业态

梦里桃花源,十里连州红。早春三月,大部分地区还春寒料峭,而此时的粤北连州市早已春意萌动,在龙坪、高山、龙潭以及湟川三峡两岸等地,数万亩桃花竞相绽放于枝头,处处桃树繁英缤纷,或浓或淡,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3月1日,2025连州市赏花季在海阳湖中央公园拉开帷幕,吸引众多游客专门组团前往赏花。

百米一桃园,百里花争艳。连州的桃花具有面积广、花色艳、花期长、格局大的独特优势。因地形垂直落差大,水道纵横交错,连州的高山、盆地、峡谷、江岸广泛种有桃花,形成了“水陆空”立体赏花格局,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依托资源禀赋,连州近年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立足本地特色优势,发展水晶梨、鹰嘴桃等各类特色水果逾10万亩,打开了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位处粤北的连州,除了冬天有“冰花”,春节前后有10万亩油菜花外,还有三大赏花期:3月初万亩桃园漫山红遍,4月有6万亩梨花怒放,到了深秋,银杏红枫层林尽染,带来别样山河之美。

如今,行走在连州乡镇村落,“四季花开不同,果树成阴飘香”已成风景,“花经济”持续升温,桃花节更是连年被央视报道走进全国视野。

零落成泥碾作尘,仿佛是桃花梨花的“归宿”。不过,花的凋零背后却是新生的孕育——一颗颗桃、梨垂挂枝头,连州“果经济”在7月甜蜜登场。“花经济”的兴起催旺了连州“果经济”,如今连州“花果经济”年产值超20亿元,成为富民旅游新业态。

“花果经济”发展势头正猛,不仅扮靓了绿水青山,更带来“甜蜜效应”,让当地群众尝到了生态富民的“甜头”。

“原来我们村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村民收入不高。但是,现在村里热闹了,村民收入越来越高了。”南石塘村党总支书记沈瑞方对村里发展颇为感慨。该村距离国家4A景区湟川三峡不过几公里,发展乡村旅游有着独特的条件。在政府引导下,村里从2014年开始发展花果经济,成为连州小有名气的“水果村”。

“花开时,很多珠三角游人前来赏花,催生了村里2间农家乐,促进了蔬菜、土鸡销售;水果上市后,去景区游玩的游客大都会进入果场品尝、采摘,销路很不错,”沈瑞方说,村里如今种有水晶梨、鹰嘴桃、火龙果等4000多亩,成为水晶梨“一村一品”专业村,很多村民都靠这花果过上了小康生活。

在连州,像南石塘这样的村子有很多。星子镇潭岭、潭源两个村委会是连州市水晶梨的一大主要产区,目前种有水晶梨、黄花梨为主的梨果面积逾万亩,年带动村民增收6000多万元,“赏花品梨游天湖”成为该镇的旅游招牌。

花果经济助力旅游升温

花果经济的兴旺,也带动了景区人气的聚集。

“赏花游、采摘乐,互动性很强,丰富了来连游客的旅游体验。”连州市爱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邓谦介绍,爱地旅游近年以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景区为平台,以承办连州桃花节、水晶梨节、菜心节为纽带,助力打响连州农文旅招牌。“花果经济兴起,是连州旅游方式的有益补充,预计每年能为景区带来10%至20%的游客增量。”

花果带动的是一个区域的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体现的是连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积极实践,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夯实连州作为省“百千万工程”示范县的根基。

连州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易兴华介绍,连州的“花果经济”有着花期长、品种多、分布广等特点,同时能与景区形成良好互动,每年吸引逾20万人前来赏花摘果。根据初步测算,2024年连州市共接待游客153.64万人次,同比增长26.74%,“花果经济”可谓贡献不小。

得益于花果经济,景区人气足了、果场赚钱了、农村变美了、村民增收了,实现了农旅融合、农旅互促的良性循环。下一步,连州如何探索延长“花果”产业链,让“花果”更有“价值”?

连州市林业局局长成国栋介绍,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围绕“百千万工程”,连州今后将以“花果经济”为载体,加快建成250公里“花果经济带”,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挖掘土地潜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文旅融合活力焕发、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目标。

连州致力打造的250公里“花果经济带”,将以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连州原有的水晶梨、鹰嘴桃特色水果资源,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等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资源,融合成一片“好游、好吃、好赚钱”的“三好”绿美林带,形成春天赏花、夏秋品果的花果经济效应,成为集旅游景点、农家乐、赏花、采摘品果为一体的“经济带”,以此充分挖掘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连州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爆点。

以花果为媒,一条“花果经济带”在连州已现雏形,一幅强县兴镇富村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湟川大地徐徐铺展。

采写: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黄迪 吴孟鸿 傅祖学

制图:廖宇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