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焦2025年清远两会
3月4日,清远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选出了清远市2025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涵盖养老服务、农村低保、教育、医疗服务、食药安全等方面,切实聚焦群众呼声最高、需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
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你最关心哪一个?(可多选) 一、加强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 二、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保障水平 三、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 四、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和提高特殊教育生均经费保障标准 五、实施清远市呼吸慢病综合防治健康管理 六、关爱孕产妇、新生儿健康 七、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 八、拓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九、为重点群体提供稳定就业保障 十、建设农村公路配套设施 提交
一、加强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超2000人次,全市养老机构院长和养老护理员培训上岗。评定为一级以上服务等级的乡镇级公办养老机构、评定为二级以上服务等级的县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有率达到80%。加强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探访关爱服务,实现建档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全覆盖。
二、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社会救助差距,农村低保标准占城镇低保标准的比例达到80%以上,城乡低保补差水平不低于当地现行水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省定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2295元提高到2375元,散居孤儿(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从每人每月1484元提高到1536元,集中供养、散居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分别按照集中供养、散居孤儿的保障标准执行。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时高效处置预警信息,实施精准化救助。
三、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202元、270元提高到209元、280元。
四、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和提高特殊教育生均经费保障标准。开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项目(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资源管理中心、学前教育幼儿园共同体)。建设义务教育乡村温馨校园超2所。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最低标准从每年每生6000元提高至7000元,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阶段生均拨款政策向特殊教育倾斜。
五、实施清远市呼吸慢病综合防治健康管理。建立高质量呼吸健康人群队列,完成不少于1.2万名成年慢阻肺队列和不少于4000名肺结节专病队列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六、关爱孕产妇、新生儿健康。为超1.5万名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超1.8万名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
七、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完成不少于2.59万批次食品抽检任务,达到每千人6.5批次;完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开展大宗原料、餐用具、餐食成品抽检监测不少于60批次;完成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超30万批次;完成药品监督抽检不少于640批次,其中在药店零售和医疗机构使用环节抽检不少于400批次,市内生产的国家集中招采中标品种抽检覆盖率达到100%,严格落实不合格药品核查处置。
八、拓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站点开展防性侵、防校园欺凌等法治教育课程90场。依托清远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拓展8条12355心理健康研学路线。
九、为重点群体提供稳定就业保障。吸纳不少于2000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清远稳定就业。
十、建设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完成农村公路漫水桥改造工程15座。
撰文:邓文燕 陈之瑜 陈国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