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阳东的“花花世界”
近日,一些“AI花艺建筑”的视频、图片在网上刷屏,在AI技术的加持下,这些建筑纷纷披上了绚丽多彩的“花衣”,仿佛一夜之间从钢筋水泥的丛林变身为浪漫唯美的童话世界,令人惊叹。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随着天气日渐回暖,阳东也等不及穿上五彩缤纷的“花衣”了。
在AI的画笔下,浪漫阳东被“一整个花花世界”拿捏住,春天就这样在街头巷尾蔓延开来,一场“科技感”爆棚的视觉盛宴就此开启......
当阳东大地穿上AI花衣,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到惊艳?(可多选) 1.阳江(阳东)绿能示范产业园 2.阳江阳东产业园区 3.阳江合山机场 4.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5.美的湿地公园营地 6.宏涛城市农场 7.那龙河碧道 8.阳江十八子四合院旅游景区 9.东城镇石仑村画中树 10.东平镇大澳渔村 11.东平镇大澳渔村星空仓营地 12.合山镇美丽示范主街—河堤风情路 13.北惯镇平地村 14.塘坪镇北甘村竹溪公园 15.大沟镇渔业养殖基地 16.红丰镇望江楼 17.红丰镇千年“水松王” 18.那龙镇两安牛根村 19.新洲镇恩阳台独立大队旧址 20.雅韶十八座 21.大八镇珠一村 提交
(▲点击解锁原图)
2024年2月,阳东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广东阳江(阳东区)绿能示范产业园,园区重点引入受碳排放约束度高、需要绿色标签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并构建由绿电为电源的园区供电体系,打造零碳制造业。当前,产业园已获省支持建设,并迎来北京中清智辉、江苏希倍优、浙江青禾(阳江锐普)等一批新型储能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项目落户。
(▲点击解锁原图)
阳江阳东产业园区于2006年经省政府审批,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座落于东城镇、北惯镇、合山镇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范围。园区持续承接珠三角等地转出的高品质紧固件、智能装备、电子电器、五金刀剪等产业,其中五金刀剪行业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5%,出口约占全国出口量的51%,全国刀剪企业30强中的18强企业落户在此,推动着园区被评为“五金刀剪产业集群省级示范区”“省级特色产业园(五金刀剪)”,区域内拥有“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中国脚轮中心”等十多个“国字号”。
近两年,随着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广东阳江(阳东区)绿能示范产业园相继落户,园区基本形成了以清洁能源为牵引,五金刀剪、机械装备、电子电器、食品加工、高品质紧固件、木器制作等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巩固了全区“1+3+3+X”现代化产业格局。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
(▲点击解锁原图)
坐落在阳东区合山镇的阳江合山机场始建于1966年,属于A1类通用机场,经过多年建设,目前现有一条750×30米的水泥跑道,未来将扩建延长至1100米,新建塔台综合楼、机库、站坪等设施设备,放眼全广东,硬件条件均堪称一流。
更值得一提的是,合山机场还拥有“阳春市—恩平市—石基咀—闸坡镇”四点连线的管制空域范围,约为50×50平方公里,管制高度为3900米(含)以下。
空域作为航空器的运行环境,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合山机场的空域优势在全省通用机场中居首位,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且兼具海洋与陆地的试飞环境,可为无人机试飞、性能测试及适航取证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点击解锁原图)
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少有的河流型红树林湿地,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这里湿地面积415.47公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每年秋冬季,便会上演万鸟齐飞、群鸟欢歌的热闹场面,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各种珍稀鸟类和海洋生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点击解锁原图)
美的湿地公园营地是那龙河碧道农文旅融合商圈项目之一,营地位于阳东区滨河大道与新江台大道交界处,距离阳江市中心约6公里,处于那龙河滨江景观带上。营地有露营区、咖啡区、美食区、书吧等,节假日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乘坐绿色小火车、夹娃娃、露营、喝咖啡、阅读等休闲娱乐活动,不仅是一个娱乐放松的好去处,也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怀抱的理想之地。
(▲点击解锁原图)
宏涛城市农场位于东城镇石仑村,占地300多亩,是一个集观光、采摘、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乐园。日前,宏涛城市农场经过升级改造后,上新多个游乐体验项目,还等什么,找个节假日来打卡吧。
(▲点击解锁原图)
阳东区那龙河东城段碧道工程为省级试点项目,为城镇型碧道,集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为一体,起点于端陶村,终点至英村水闸,全长约6.5公里。那龙河畔,水清景美,河碧岸绿,空气清新,走在碧道上,微风吹拂,让人心旷神怡。碧道沿线节点丰富,分别建有入口广场、观鸟平台、服务驿站、龙舟广场、悬空栈道、戏水广场、休息驿站等便民游憩空间,是市民日常休憩、健身、游赏观景的好地方。
(▲点击解锁原图)
阳江十八子四合院旅游景区在去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共分为十八子刀文化主题饭店、四合院、四合院收藏馆、古巷、古戏台、古玩城、艺术交流中心、将军府八个部分。四合院收藏馆共设六个主题区,藏品近万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不同古玩的独特魅力。一旁的古戏台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之美。这里不仅是戏曲演出的场所,也是传承和发扬“三粤”文化的重要平台。
(▲点击解锁原图)
去年以来,在阳东区东城镇石仑村,有棵“画中树”成为新网红打卡点,吸引众多市民慕名前来。这是一棵牛筋树,又名山胡椒,10年前它随一片果林被栽种在此处。随着时代变迁,果林成了一片空地,牛筋树却留存下来,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东城镇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邀请相关设计团队将其设计成“画中树”,打造网红打卡点。据介绍,日前“画中树”附近一带又上新了,增添了各种奇趣多彩的墙绘,你还不准备去看看吗?
(▲点击解锁原图)
位于阳东区东平镇的大澳渔村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较为完整保持古渔村古渔港风貌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有大澳,后有东平。”据《全粤村情》记载,大澳渔村始建于唐宋时期,是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的必经之港,在明清鼎盛时期,这里商铺林立,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有“六澳之首”“广州十三行尾”之称。沧海桑田,繁华过后渔村重归质朴宁静,走进大澳商业街可以看见疍家生活馆、船艺展馆、小剧场、虾酱制作馆、古商会和80多座完整的疍家民居,充满了浓郁的疍家风情。
(▲点击解锁原图)
东平镇大澳渔村星空仓营地实行“国企+村集体”发展模式,已建成运营20间仓体。星空仓全部背山面海,清晨或是傍晚,坐在露台上,看日出日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诗意与美好。
(▲点击解锁原图)
合山镇持续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打造美丽圩镇,在帮扶企业中建八局的帮扶下开展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切实提升了镇区人居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河堤风景路“三合一”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后,不仅人行道、路灯等景观设施得到了优化,还通过文化长廊的搭建增加了城市家具、室外客厅等特色设施。此外,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项目对河堤风景路沿线约60栋建筑进行了整体提升,在保留商铺特色招牌的同时,一体增强了其外立面、招牌等设施的美观性。
北惯镇平地村于2023年11月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立足资源禀赋,平地村聚焦“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亮点”,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改造农贸市场,建成老人之家、灯光篮球场、党建文化广场等项目,打造了组织强、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的典型村示范样板。近年来,平地村先后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阳江市乡村振兴十强村,平地村党群服务中心也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阳江市十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点击解锁原图)
去年以来,塘坪镇北甘村竹溪公园深受游客欢迎。走进竹溪公园看到,自山间流淌而下的小溪贯穿整个公园,溪水边,崭新的白色帐篷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林间空地上,前来游玩的人们或围坐闲聊,或嬉水玩闹,或拍照打卡,好不惬意。
据介绍,依托公园的引流效应,北甘村正在通过盘活周边自然村的闲置土地,种植草莓、圣女果、油菜花等作物,打造亲子采摘体验项目,在吸引更多人流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北甘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点击解锁原图)
2024年,阳东区大沟镇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创新型专业镇建设名单,大沟镇海岸线长12.7公里,水产养殖面积2.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占了阳东一半,规模位于粤西地区前列。依托得天独厚的咸淡水养殖条件,近年来,该镇实施“生态渔农 人文大沟”新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赋能壮大镇域经济,促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驶入现代化水产养殖“快车道”。
(▲点击解锁原图)
麻汕古墟位于阳东区红丰镇漠阳江边,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红丰镇委、镇政府着力重修建设麻汕古墟,麻汕望江楼便是改造项目之一。改造后的望江楼平台座高17.45米,测试软件显示海拔9米。平台上建有一座六角凉亭,呈圆柱形底座,有台阶旋转而上。站在望江楼上,远看阳江城区,滔滔的漠阳江水,近看历经沧桑的麻汕古墟,仿佛在时光的长廊中穿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体会漠阳江生生不息的韧劲与活力。
(▲点击解锁原图)
阳东区红丰镇岗表结朗村的千年“水松王”是阳东区现存最老的古树,这棵千年古水松就长在村口池塘中央,树干古朴伟岸,树高约10米,树头直径约4米,平均冠幅约11.5米,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村民介绍,这棵水松树大约1000年树龄,该村祖先迁来此处有600多年,未见村先有树,这棵古水松也就自然成为当地族人的“祖先树”。为更好地保护这棵千年古树,阳东区结合“口袋公园”理念,投资200万元打造古树公园更好地保护这棵千年“水松”。建成后的岗表结朗村古树公园,成了当地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红丰镇漠阳江文旅综合示范带一个新的风景点。
(▲点击解锁原图)
两安牛根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距今已有330年的悠久历史,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阳东区3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牛根村由钟氏十一世祖芳沛始建六座,具有明、清时代特色青砖瓦屋,后经几世子孙的努力奋斗,直至十七世祖全部完成全村主体建设。村落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群座座格调均一样,采用的是中轴对称、左右一致、前后有序的中式建筑格局。八条巷隔出八排八列六十四座青砖瓦房,每条巷的八座屋中都按后一座比前一座高5寸、深5寸的规格而建,寓为后代比前代更好。
每年正月初十,村里就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开灯”仪式,为上一年出生或婚嫁的家庭悬挂一盏花灯,祈愿新生儿健康成长、家族人丁兴旺。2022年这项习俗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已成为牛根村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
(▲点击解锁原图)
恩阳台独立大队红色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阳东区新洲镇表竹村。景区依托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而建,主要包括活动旧址、宣誓广场和事迹展览馆三大部分,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教育基地,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恩阳台独立大队的英勇事迹。旧址于2021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2021年11月被命名为阳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年2月被命名为阳江市国防教育基地,2024年被命名为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
依托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和事迹展览馆红色资源,新洲镇正大力打造“旅游+”红色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积极打造集农业生产和采摘、观光旅游、青少年军校、研学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点击解锁原图)
雅韶十八座位于雅韶镇雅韶村西元自然村,距今有250余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阳江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雅韶十八座有一个著名的民间故事——谭谓故事,讲述的是清代雅韶企业家谭谓运用“买一送一”的智慧、斥资修建雅韶十八座。惠于祖德熏陶,后世族人善良厚道,尤其是崇文尚学、勤奋读书之风日盛,致使谭氏人才辈出,至今仍为民众津津乐道。
十八座传统古村落主体房屋有36座,空间布局规整紧凑,其岭南建筑风格独特,高耸的镬耳山墙、寂静的古巷、巍峨的祠堂都彰显着昔日的辉煌。
(▲点击解锁原图)
珠一村是大八镇珠环村委会辖内自然村。现有46户235人,村场面积约8000平方米。旧村落原建于20世纪60年代,均为泥砖屋,因常年少人居住,村落破旧、凋零。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该村在阳东区、大八镇的支持指导下,进行了统一重建,打造为岭南特色村居,不仅推动村里面貌焕然一新,还为该村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图/视频:南方+记者 黄林
SVG制作:李明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