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律师队伍规模再创新高!
2月27日,来自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的张渟蔚,从深圳市司法局和深圳市律师协会领导手中接过律师证和律师袍。至此,福田律师人数突破15000名,行业发展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作为法律专业人才云集的中心城区,福田区正全力打造大湾区涉外法律服务枢纽。当日,福田区港澳律师人才服务站揭牌同步揭牌,福田区还聘任14名行业精英组建“福田区涉外法治服务团”,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年轻律师扎根福田,涉外法律服务潜力巨大
近年来,福田区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法律人才前来扎根。2月27日下午,在新一代产业园举行的福田区“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座谈会暨福田律师突破15000名颁证仪式上,深圳市律协会长张斌、深圳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处副处长严佳坤为张渟蔚律师颁发律师证、授予律师袍,并颁发纪念奖牌。
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毕业的张渟蔚,自2023年起任职于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律事务部。她认为,深圳是一个开放、包容且蓬勃发展的城市,而福田区则是深圳市的行政和金融中心,汇聚大量跨国企业和顶尖律所,法律服务市场成熟且多元化。“正是这种优越的环境,吸引我将职业起点定位于此。”她说。
由于深圳乃至大湾区涉外法律事务需求旺盛,张渟蔚在工作中时常接触涉外案件。她所在团队的服务领域涵盖跨境上市法律文书的出具、涉外仲裁案件的处理以及合规审查等。然而,这些工作面对诸多挑战,涉外法律的查明是关键。
“当合同约定适用境外法时,查明当地法律可能直接影响案件走向。”为此,张渟蔚和团队常常与境外律所合作,例如在涉港并购的尽职调查中,联合香港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这种跨区域、跨领域的合作模式,已成为涉外法律服务的常态。
在福田区工作近两年,张渟蔚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职业氛围,以及福田对青年律师的热忱与支持。“在执业支持、福利计划、人才服务等方方面面,都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福田律师的尊荣感和归属感”。她特别提到,随着服务需求的增长,涉外法律服务领域潜力巨大,期待能够在这一领域扎根,成长为行业的栋梁之才。
搭建“1+N”服务矩阵,助力港澳律师融入内地
今年,福田区将建设涉外法律服务集群区列为“一榜三令”的任务事项之一,推动涉外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法治建设、大湾区深度融合以及企业出海提供坚实保障。
全力为涉法法律服务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是首要任务。当天,福田区港澳律师人才服务站揭牌。该中心由深圳市律师协会福田区律工委国际和港澳台中心运营,未来将承担人才招引安居、国际访问交流等功能。
截至目前,在福田执业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已达197名,约占总人数的四成。为打造港澳律师融入内地发展的“示范窗口”以及“大湾区律师”执业示范区域,福田区推出“1+N”港澳律师人才服务载体矩阵。其中,“1”指“港澳律师(福田)人才服务站”, “N”则涵盖华商、盈科、广和等多家具备港澳律师人才特色服务的律所阵地。
据悉,这一系列阵地将通过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备的服务网络,为港澳律师提供满足工作生活需求的“一站式”人才服务。
会上,龚静仪、区兆康、丘志强、郑宗汉等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代表围绕深港法律服务融合发展、加强两地律师交流互访等方面共同探索更具前瞻性的涉外服务新路径,为湾区涉外法律服务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我们希望将服务站作为‘桥梁纽带’,发挥好港澳律师‘超级联系人’作用,深度挖掘大湾区法律服务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福田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搭平台、出政策、统资源!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法治形势下,政府为涉外法律服务行业提供的政策扶持,成为业界重点关注的话题。
在此次活动中,福田区聘任14名入选司法部“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的行业精英,组建“福田区涉外法治服务团”。在座谈会上,专家们作为核心智囊,从平台搭建、政策制定、资源整合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入探讨。
搭平台、拓视野是座谈会上的高频话题。北京市天元(深圳)律师事务所国际合伙人高文杰建议,加大对年轻律师参与国际活动的支持力度,帮助他们开拓职业视野、提升业务能力。北京市隆安(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贾红卫则提出,打造以中国律师为主场的国际交流平台,以此拓展国际联系、创造更多业务机会,进一步扩大福田在涉外法治领域的影响力。
政策助力同样是专家们关注的重点。北京市中伦文德(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海群指出,应通过税收政策等措施,降低涉外律师提供跨境服务的成本。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洁建议,支持涉外律师与不同国家的企业、商会展开交流,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产业调研,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专家们认为,整合资源、实现业内共享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北京观韬(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隋淑静建议,由政府牵头打造涉外律师开放学习平台,提供研究工具和资源数据库,并加强与香港的交流合作,实现双向学习。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娟提议,成立涉外法治服务研究中心,分类开展政策与规则研究,并借鉴美国模式设立导师制,培养更多专业化涉外法律人才。
增强福田涉外法律服务品牌全国影响力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独联体、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加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进出口商会、深圳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深圳市潮汕商会等企业协会代表也受邀出席活动,积极参与讨论并分享了他们在出海中遇到的实际法律服务需求和痛点,并就法律服务如何更好地护航企业“走出去”提出了建议。
涉外新锐律师代表相继表达了对涉外法律服务未来发展的看法,认为应该紧紧抓住如今的AI浪潮,将新的数字技术应用于涉外法律实践中,创新涉外法律新服务场景。
深圳市司法局涉外法治工作处处长郑秀丽在会上宣讲深圳高层次法治人才及海外引才遴选奖励政策。据悉,这是深圳首次将法治人才纳入奖励范畴。她表示,深圳将会加大涉外法治人才服务力度,从工作环境到执业发展给予全方位支持。她还提到,未来将推进深港法律服务融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搭建企业海外法律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应对复杂国际规则。
福田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福田区将在多个方面发力。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涉外律师培养体系,以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服务创新方面,鼓励律所和律师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务,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同时,加强前沿科技、跨境出海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拓宽涉外法律服务新路径;此外,还将加大涉外法律服务线上宣传力度,探索新场景、新模式,增强福田涉外法律服务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助力福田 “二次创业” 再创新辉煌。
撰文:李嘉耀 蔡梓帆 张圳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