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吴晓波推荐,东莞资本市场的“激荡三十年”

南方日报出版社
+订阅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风起云涌,从小到大,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过去30年间,“世界工厂”东莞紧跟时代的潮流,当仁不让地把上市当作主要任务之一来抓,全力促进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融合,帮助莞企拥抱资本市场,实现了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的跨越式发展。

激荡三十年,从金色种子到春华秋实。从乡镇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到中外合资企业改制,东莞在“前无经验,后无借鉴”的背景下创下了无数个“第一”,为全国贡献了东莞样本、东莞经验,为企业的发展厚植了沃土。

《智造传奇——世界工厂30年资本跃升录》一书,讲述一个个上市企业的奋进故事,感怀一段段智造传奇之旅,回顾东莞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激荡三十年”。

书名:《智造传奇——世界工厂30年资本跃升录》

编著:江强  靳延明  叶永茵

出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定价:88.00元

包邮价:68.00元

 本书作者 

江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社长,主编《寻迹东莞》《东莞40年》《求索》等书,带领东莞分社报道东莞市的各种先进经验、优秀做法、典型事例,讲好东莞故事。

靳延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新闻总监,主编《寻迹东莞》《东莞40年》等书。

叶永茵,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记者,参与《寻迹东莞》的撰写工作,深耕东莞经济领域多年,持续报道东莞资本市场领域的好新闻。

 名家推荐 

吴晓波(知名财经作家)  

东莞资本市场30年,一众制造业草根企业崛起、成长、壮大,从一棵棵小草长成为一棵棵大树,他们在制造传奇,本身也成为传奇。

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东莞,一个创造奇迹的城市,更是一个资本云集的城市。东莞的崛起并非偶然,它背后藏着企业与资本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故事。

倪泽望(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从《智造传奇》一书中,我们看到了东莞资本市场30年的奋斗之路,看到了众多制造企业发展壮大的精彩故事,也看到了城市与企业双向奔赴的传奇佳话,很具思想性、启发性。

本书展示东莞资本市场30年的发展历程,对其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人物进行描写,用鲜活的故事展现出30年来东莞上市公司的具体历程,从而还原并宣传东莞上市企业坚守初心、勤奋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改革的精神面貌,助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书共分为若干章。第一章《攻坚印迹》,分为萌发、砥砺、启航、热潮、科创、新程六个阶段,介绍东莞市上市企业的上市历程。第二章《奋进之声》,讲述东莞市上市企业的企业家群像,以及代表性企业的奋斗故事。第三章《资本启示》,通过访谈形式,将东莞市上市企业工作人员本身,与上市有联系的相关部门和操盘人、董秘、券商的感受呈现出来。附录部分是东莞资本市场30年历史瞬间,分别列出59个东莞上市企业的企业名称、证券简称、上市时间和上市情况。

三十而“励”灼芳华,再续弦歌谱华章。三十载的实践证明,资本市场给东莞企业带来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激发了企业创新力,促进产业培育升级,打通了东莞和世界双向互动、互促共赢的发展之路。

 本书目录 

前言  东莞:资本市场引领制造业向“新”力

第一章  攻坚印迹

第一节  萌发(1994—1998)

故事的开端

历史的躁动

淘金的年代

纷至沓来

第二节  砥砺(1999—2009)

风暴与转机

困顿与改革

蛰伏与蓄力

危机再临

第三节  启航(2008—2013)

“腾笼换鸟”

转型!转型!

东山再起

“IPO堰塞湖”

第四节  热潮(2014—2021)

扬帆新浪潮

发力先进制造

劈波斩浪

鲲鹏展翅

第五节  科创(2019—2024)

逐梦科创板

奋斗北交所

城市新名片

第六节  新程

扎根制造

拥抱湾区

第二章  奋进之声

第一节  企业家群像

草根逆袭:低调的制造传奇

高知进击:有远虑的产业升级

青出于蓝:“守业”中持续创业

第二节  奋斗故事

粤宏远A: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上市企业  

东莞控股:“一体两翼”助力交通强市腾飞

众生药业:稳健发展,创新引领,极具特色的上市莞企

创世纪:中国工业母机产业航母炼成记

宜安科技:中国镁合金领域领跑者

易事特:东莞“硅谷”上市先锋的“百年理想”

金太阳:铸就精密研磨抛光世界一流服务商

宏川智慧:在化工仓储赛道上勇往直前

奥海科技:从“新手”到上市,高效充储牵起千亿元生意

天元股份:A股首家快递包装上市公司

利扬芯片:做好芯片“守门员”,迎接产业“黄金十年”

三友联众:在国产继电器的江湖闯荡

博力威:在资本市场,赴“锂”想未来

凯格精机:国产锡膏印刷机“单项冠军”成长记

鼎泰高科:从草根创业,到隐形冠军

美信科技:入股新能源,抢占新风口

第三章  资本启示

第一节  万字启示录:三十而立,破浪前行

产业之思

科技之问

外贸之变

资本之进

第二节  亲历者说

钟正良:推动莞企从“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

陈照星:风雨征程,与东莞资本市场共同砥砺奋进

程劲松:地方金融与资本市场共舞,助力莞企高质量发展

龚小磊:留下东莞资本市场客观注脚

詹光玖:见证产业与资本的双向奔赴

李正雪:东莞资本市场会达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称的高度

刘述峰:公司成功上市只是开始

吴丰礼:让拓斯达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装备服务商

林海川:凝聚各方力量,服务上市公司

李军印:与东莞资本市场共成长

附录  东莞资本市场30年历史瞬间

 精彩书摘 

东莞:资本市场引领制造业向“新”力

东莞是一座高强聚光灯投射的城市。在《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发布会上,“双万”城市、“青春之城”东莞再次引发全国关注,凭实力连续8年上榜新一线城市。东莞主流潮玩企业携带蕴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潮玩产品,赴美国旧金山集体亮相,在海外掀起了一场充满国风魅力的潮流嘉年华。

一、城市样本:波澜壮阔

中外都有一个共识,东莞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样本,懂东莞就是懂中国。

30年前,东莞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217.03亿元。30年后的今天,东莞大力推进科创制造强市的建设,地区生产总值早已迈入“万亿元俱乐部”,经济总量超1.14万亿元。

对标世界,地区生产总值已进入“万亿元俱乐部”的东莞,其经济总量相当于约1567亿美元,接近科威特、匈牙利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516美元,接近智利等发达国家水平。

环顾中国,东莞经济实力在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23位,按照世界银行的高收入标准,东莞早已迈入全球高收入城市行列。

从改革开放之初“三来一补”起步,到崛起为世界工厂,再到如今逐浪数字革命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科创制造强市,东莞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答卷背后,资本市场厥功至伟。无论是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还是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本市场都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而东莞这座敢闯敢拼的城市,也在资本市场上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14年至2024年,东莞在这10年间上市了约50家企业,数量位列全省地级市首位;2021年,东莞A股上市公司数量首次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2022年,东莞新增A股上市公司12家,增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全国地级市第2位,这也是东莞历年来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一年;2024年,东莞以占全国0.03%的土地和0.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15%的上市企业,“资本密度”可见一斑。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层次,东莞资本市场的发展好比一部改革开放史,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成长。

二、产业底色:中流砥柱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东莞是不可忽略的存在。过去30年来,“东莞模式”被视为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又在新时期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

东莞的伟大始于制造业。

在改革开放之初,东莞以制造业起家,依托大量的外资外贸企业,创造出“世界工厂”的奇迹。近30年前,东莞的外贸达到辉煌顶点,当年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285.31亿元,而同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96.29亿元,外贸依存度达到433.8%的历史最高值。后来的30年里,东莞经济年平均增长18%,创造了比“亚洲四小龙”起飞时速度更快、周期更长的高增长奇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30年后的今天,东莞以制造业当家,在2460.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孕育了很多“世界之最”“全国之最”:全国最大的纱线现货交易市场,生产全球五分之一的毛衣;全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产地,生产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全球近四分之三的电脑主板;全国近85%的潮玩和全球四分之一的动漫衍生品都产自东莞……

一句“东莞塞车,全球缺货”道出了东莞的江湖地位。东莞的工业占比超五成,拥有34个工业门类,占所有41个大类的82.9%;东莞全市能造6万多种工业产品,产业工人多达500万,工程师及技能人才总量超130万人。

从大处看,作为“中国工业大市”,东莞已形成催生资本市场“好苗子”的产业沃土与生态。截至2024年8月,东莞拥有工业企业超2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厚实的产业底盘孕育了优质的企业梯队。

从小处看,截至2024年8月,东莞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18家,一批市级“链主”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4789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这些企业都有登陆资本市场的潜质。

纵观坐拥83家境内外上市企业的“东莞板块”,电子信息、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占主流”,这充分阐释了制造业在东莞的支柱地位。尤其是注册制改革以来,东莞上市企业数量呈加速增长态势,一批机器人和自动化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今天的东莞不仅是世界工厂,还是科创制造大市,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设备、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五大支柱产业,玩具及文体用品、家具、化工、包装印刷四大特色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成了光芒耀眼的东莞经济版图。这是东莞最鲜亮的底色、最坚挺的脊梁。

三、政企协同频:共舞资本市场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春华秋实。2024年,是东莞资本市场迈入“而立之年”的辉煌时刻。

回望东莞资本市场三十年的足迹,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不仅是资本市场上下求索的改革史,更是东莞企业锐意创新的发展史,其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对激发产业创新、企业创造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从1994年诞生第一家上市公司粤宏远A,到2024年7月坐拥83家境内外上市企业,东莞用了30年。也正是在这30年时间里,东莞资本市场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过去三十载时光匆匆,东莞资本市场却也因此更加波澜壮阔、风光无限: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资本市场“东莞板块”初具规模,一大批东莞企业通过上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三十载磨一剑的背后,是政府、协会、企业同频共振,共舞资本市场的脚步铿锵有力。从系列扶持政策、鲲鹏计划、“结对共进”计划,到上市后备企业培育体系、资本市场峰会、上市培训会,东莞搭建了各级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协会与辖内上市及拟上市企业的沟通对接服务平台,提高企业的上市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营造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政企协的“推手”下,一大批在资本市场的“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站在时代风口,成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支撑,更成为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排头兵”。

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东莞企业正在成为迈向世界一流水平的生力军。立足新起点,东莞有信心续写下一波“东莞奇迹”。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回顾东莞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激荡三十年”。

(节选自本书前言)

长按识别二维码,享微店优惠购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