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模第一!深企氢蓝时代中标氢燃料电池调峰发电项目

南方+

南方+2月27日获悉,深圳氢能产业龙头氢蓝时代中标中国能建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总包的40MW氢能发电项目,标的3.7亿元。这是全球目前最大规模氢燃料电池(PEM)调峰发电项目,也是国内最大规模氢能调峰发电项目,标志着我国氢能发电向规模化、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氢蓝时代确认该消息属实。这意味着深圳市龙华区氢能产业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图:中标消息

意义:深圳助力氢能发电规模化标志

氢蓝时代董事长金晓辉表示,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膜电极-电堆-系统-动力/储能总成”全链条技术优势,以及在集群式氢储能和氢发电方面的深厚积累,成功中标40MW氢燃料电池调峰电站项目。

该项目是黑龙江省和大庆市重点培育的氢能产业示范工程,由中国能建黑龙江院EPC总包。规划容量40MW,利用大庆油田化工集团的工业副产氢,通过氢蓝时代高稳定性兆瓦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向电网供电,年发电小时数可达7000小时,年减排二氧化碳2.3万吨,经济可行。

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氢能发电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运行转变,突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在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控制、大规模矩阵组装等多方面的技术迭代创新,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确保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意义重大。

2024年12月,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明确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需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生效,首次肯定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提出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作为国内最大规模氢能调峰发电项目,其成功落地将加速氢能在能源替代、工业脱碳等场景的全面渗透。

金晓辉称,此次中标,标志着氢蓝时代在行业内率先将氢动力和氢发电“双轮驱动”的战略构想变成现实,是全球氢能发电迈向规模化的重要标志。通过该项目,氢能发电的经济性、技术成熟度及产业链协同能力将得到验证,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对氢蓝时代而言,其市场地位、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的突破,将助力其成为全球氢能赛道的关键引领者。未来,随着各国能源转型加速及对火电调峰绿色替代需求的增长,此类项目的示范效应有望加速全球氢能发电的商业化进程。

现状:龙华氢能产业生态建设初见规模

氢能产业在法律政策及应用落地等方面取得进展。

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实施,氢能作为国家能源序列得到法律认可。目前,8个省份推出氢能车辆高速免费政策,氢能高速全国互通网络正在形成。随着技术和规模提升,氢交通和氢储能在部分场景综合成本已优于其他动力和储能技术,氢能产业前景可观。据工信部预测,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元,产业转折之年已来临。

氢蓝时代总部位于龙华区,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大湾区氢能领航企业,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承接国家高性能长寿命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得益于各类政策等支持,该公司率先布局氢能发电及储能,成立氢能事业部和氢能研究院,开发专用抗反极膜电极、抗腐蚀双极板,打造高效率、长寿命发电电堆,攻克多项技术,形成氢蓝时代高稳定性MW级氢能发电单系统,构建组合专利树,实现“研发-仿真-工程-运维”全链条技术闭环。

近年来深圳市及龙华区推动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发展。2024年4月,《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将形成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加氢站不超过5座,推动市场化示范推广一批燃料电池车辆,完善制储输加用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机制等。

龙华区以“政策+空间+资金+服务”组合拳支持氢能发展,出台《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包括氢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布局氢能生态体系初见规模。

南方+记者李荣华

相关阅读:《南方观察丨深圳全力提速氢能产业,探路电氢同城》


编辑 吕诗俊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