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早筛有何新方式?日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一篇突破性研究论文,揭示了电阻抗断层成像(下称“EIT”)技术在肺功能早期筛查中的新进展。文章通讯作者、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招展奇介绍,EIT能够识别传统肺功能检测(如肺量计)未能发现的早期肺部异常,将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新的可能。
何为电阻抗断层成像?招展奇介绍,传统的CT或MRI像是拍照片,但EIT像是一张1分钟的live图。患者需要1分钟时间完成动态测量,然后所有检查结果会生成一张图片,供医生解读。
此前,EIT应用集中在ICU上呼吸机的重症病人,但这一次,团队通过对大量健康受试者进行监测,发现该技术能够识别出一些肺功能检测正常但实际存在异常的个体。
招展奇介绍,目前即使在肺量计检查正常的人群中,EIT仍具有高达80%的敏感性,这说明它能够在早期阶段发现潜在的肺部损伤,为患者提供及时干预的机会。
“EIT并非要取代CT或MRI,而是作为其有力的补充,填补临床诊断中的盲区。”招展奇说,相比于传统影像技术,EIT的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无法提供解剖层面的精确信息,但可作为大规模筛查工具,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等慢病管理中发挥作用。
招展奇透露,我们联合国内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已撰写EIT肺功能检测的操作规范;目前正在联合设备制造商和医疗科研机构,共同编写相关行业和国家标准,希望推动这一技术的普及。“目前EIT在全国12个省份可以开展收费项目,但仍然需要更多省份推广试点,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应用。”他说。
南方+记者 黄锦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