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张槎+浏阳北盛:共管流动党员,共建红色引擎

南方+

以流动党员为纽带,以流动党支部为桥梁,“张槎智造”与“北盛创造”共同打造发展的“红色引擎”。

2月26日,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党工委与湖南浏阳市北盛镇党委签订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协议。

通过构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两地协作的工作模式,双方将进一步强化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共管责任,加强两地党组织联系和协作,共同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双方以此次共建为契机打造“张槎—北盛”党建品牌,深化“党建赋能+产业融合”双向驱动,推动流动党员将经验与智慧转化为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动力。

据悉,北盛镇佛山流动党支部是湖南省首个流动党支部,并首创了“流动党支部建在商会上”的基层党建新方式,经历近20年发展,已成为了流动党建的标杆。

2月26日,禅城区张槎街道党工委与湖南浏阳市北盛镇党委签订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协议。卢浩能 摄

2月26日,禅城区张槎街道党工委与湖南浏阳市北盛镇党委签订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协议。卢浩能 摄

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为流动党员管理指明了新方向。

张槎街道与北盛镇能达成共建共管,有着深刻的党建共建、产业协同、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渊源。北盛镇佛山流动党支部委员朱和平介绍,早在2006年,北盛镇佛山流动党支部就依托浏阳佛山棉纱商会而成立。经历19年的发展,该党支部现有党员24人,是“北盛镇在外经商党员的家,和所有在外经商人背后坚强的后盾。”

目前,张槎辖区内有上千名北盛人深耕佛山从事棉纱贸易,市场主打销售纱线及针织布品种,现有针织厂15家,商户158户。“北盛籍”商户企业市场年总产值约15亿元,为北盛籍人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为张槎针织产业发展作贡献的同时,北盛镇佛山流动党支部还积极回馈家乡,为家乡公益事业累计捐资30多万元,并积极与张槎街道玉带社区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玉带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杰良介绍,玉带社区长期开展“同心聚力,共建家园‘六个一’”系列活动,积极引导流动党支部党员爱“新家”,促使流动党员在组织关怀下,实现“有家可依、有学可进、有为可为”的目标。

“这份‘跨越千里’的党建情谊,我们永远铭记。”北盛镇党委书记黄珍敏表示,此次张槎与北盛签订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协议,希望能共同打造流动党员管理示范样板;构建“五个一”(制定一份共建计划、每季度办好一次共建活动、组织一次走访慰问、为街道发展献上一计、办好一件实事)共建长效机制,以更好地融入组织,更好地服务当地;同时,架设湘粤连心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两地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流动党支部见证、伴随着禅城和张槎成长,为我们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表示,针织产业是张槎的支柱产业之一,街道正积极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此,张槎与北盛今后仍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近年来,智慧新城示范片党委、禅城区针织服装产业链党委相继在张槎成立,党建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取得不少新的探索成果。

此次张槎—北盛流动党员共管更是一次新的探索实践。“希望以双方合作为基础,以流动党支部为桥梁,以流动党员为纽带,共同推进双方全方位的交流合作,让党建引领更好地赋能经济发展。”何永庆说。

何永庆认为,本次流动党员双向共管能树立起新的标杆。他希望,通过本次合作的影响力,推动更多流动党员在张槎亮出身份、开展组织建设,鼓励流动党员创先争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在产业升级中彰显担当,真正让流动党员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纽带”。

采写:南方+记者 卢浩能

通讯员:杨雅楠

二维码  南方+ 卢浩能 拍摄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