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博罗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志彪代表县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梳理2025年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发现,报告中,“项目”“产业”“高质量发展”“民生”等成为高频词,其中,“项目”“产业”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头号“热词”,出现总次数近160次。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这些热词背后意味着什么?又透露出怎样的发展信号?南方+为你逐一解析。
热词组1:“项目”“产业”
“我们深入一线抓具体项目,以快打快推动一个个项目快落地、快动工、快投产、快上规,共同筑牢了博罗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家当、最亮的底色、最硬的根基。”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在2025年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中,“项目”和“产业”两个词,分别出现了99次和58次。除了出现总频次近160次的这组名词,与之相关的“企业”“工业”和“园区”等名词,在报告中分别出现了43次、24次和20次,频次排名同样位居前列。
过去一年,博罗大力实施“链长制”,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支柱产业分别实现产值648亿元、153亿元、319亿元、175亿元。此外,电动车产业产值超150亿元,现代食品产业产值117.8亿元,增长8.5%。值得注意的是,博罗入选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
过去一年,博罗聚焦重点地区、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2024年,博罗新引进项目260宗,总投资约454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717亿元,年创税约25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248宗,占比超95%,总投资398亿元。
一家家企业,一个个经营主体,成了构筑县域经济核心活力的单元。作为工业大县,2024年,博罗的工业经济表现出强劲势头。其中,197家企业实现“小升规”,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1249家。此外,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8%、增加值增长7.9%,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达73.2%。
值得注意的是,博罗县2024年工业投资增长10.5%,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平均增速达30.9%。
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挺起了博罗县域经济的脊梁。报告显示,2024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50亿元,达952.24亿元。2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4项总量、12项增速居全市前三位。在全国百强县榜单中,2024年博罗的排名为第66位,连续三年共进位23名。
热词组2:“高质量发展”
在报告中,出现频次排前10位的名词还包括“高质量发展”,出现了10次。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中,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此,广东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探索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在这场旨在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的突围赛中,作为广东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博罗肩负重任——那就是代表全省县域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国县域经济版图中率先实现突围。
过去这些年,博罗坚持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加快融合发展。大力统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百千万工程”、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2024年,博罗在全省“百千万工程”考核中获评创先类县(市)优秀等次。如今的博罗,县域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活力。建设场面火热、工业塔吊迎风矗立,成为博罗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注脚。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报告提出,新的一年,博罗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博罗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在报告中,博罗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以先行一步,争得步步领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博罗正努力爬坡过坎,县域经济发展向上向新。
热词组3:“民生”
在报告全文中,“民生”一词出现了12次,与之相关的“人民”“生活”“就业”“教育”等词汇分别出现16次、8次、7次、9次,合计频次超50次。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这些高频词,折射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博罗坚持不懈抓重大民生、重点交通和重大项目。推动县城街道改造、惠肇高速、惠河高速、最美一号路、园洲大道等重点交通全力推进,县城老城建设、四角楼片区综合整治等有力推进,显著地改善了民生,提升了环境,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2024年,博罗民生支出92.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06%,为近十年最高。以更高的民生事业投入,博罗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
过去一年,博罗全面完成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保障异地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建成就业驿站5个,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同时,建成8家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启用长者饭堂8家,实现镇街全覆盖。
教育领域,博罗去年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新建、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2所,新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普通高中公办学位共1845个,新招聘教师439名,2021年以来新招聘教师将达2495名。
“这是这几年在经济承压下的大环境和财政总收入减少的形势下做到的‘一降一增’殊为不易,也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用心良苦,体现了再苦不能苦学子、再困不能困教育的信念和情怀。”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博罗实验学校也在去年年底签约落户博罗,预计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学。
报告提出,今年,博罗将再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为民生托底,让民心更暖。在博罗,一件件实事为博罗民生事业写下了幸福的注脚,更多群众正在共享县域高质量发展成果。
采写:南方+记者 廖钰娴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