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心城区边缘地区村庄是城市外扩发展的第一圈层,聚集了东莞乡村普遍存在的各种特征,具有代表性。本提案就城市中心区边缘地区村庄的空间发展策略提出‘融合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有关建议,希望通过关注村庄空间发展,促进东莞城乡融合和高质量发展。”2025年东莞两会,程小华如约而至。
身为东莞市政协委员、民革东莞市委委员、东莞市江西商会名誉会长的他,在今年东莞两会上提交了2份提案,内容涉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及城乡融合。
在提案《关于城市中心区边缘地区村庄“融合发展+差异化发展”的建议》中,程小华以万江大汾村为例,指出大汾村秉持“融合发展+差异化发展”思路,对村域进行空间统筹管控和谋划,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产村田边界。其中,产业空间以外向展为导向,接受中心城区的融合和扩张需求,积极融入到万江整体产业格局中。村居空间、田园空间以内向发展为导向,旨在与城市空间形成差异,如村居空间重点依托自身书画文化基础,借助新时代流量激活乡土村庄内生动力;田园空间则重点配合街道统筹打造城区近郊的都市放野空间。在此发展思路下,大汾村实现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双丰收。
程小华建议,东莞可按此思路,将村域空间划分为融合发展区、差异发展区。基于空间划分推进融合发展和差异化发展,融合发展区以外向发展为主,制定分类分期更新改造计划,以拆除新建为主要改造模式向城市靠拢;差异发展区以挖掘本村特征为基础,以保留乡土气息为目标进行综合整治。此外,还可实行市、镇、村联动的组织机制,创新成立联盟组织,借助“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工作推行试点,构建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2月26日上午,政协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市会议大厦开幕。大会表彰了履职优秀委员和年度提案、优秀(表扬)提案、办理提案先进单位。其中,由程小华提出的《关于加快非机动车专用道建设,规范道路行驶安全的建议》被评为2024年优秀提案,程小华被评为2024年度履职优秀委员。
在程小华看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担任政协委员以来,他一直关注企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提案《以商业思维优化“百千万工程”建设方式及流程建议》中,程小华建议东莞“百千万工程”建设流程引入商业化思维、建设方式采用商业化思维。
他认为,目前东莞的“百千万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投资及社会募捐,政府投资财政压力大、灵活性不够,社会募捐不确定性高、可持续性差,该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等局限性。
为此,他建议以商业思维优化东莞的“百千万工程”建设方式及流程,吸引社会资本参加建设、运营,减轻财政投入压力,在 “百千万工程”的资金筹集和使用过程中,引入商业投资和融资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通过合理的成本、收益分析和财务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建设、财务、运营可持续性。
撰文:蔡子航 欧雅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