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出席东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陆续向大会报到,东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聚焦“一老一小”问题,东莞政协委员们提了不少“金点子”,以期为东莞“一老一幼”托起稳稳的幸福。
老有所养: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东莞市政协委员陈仰昆带来《关于构建全市一体化老年痴呆防治闭环管理数据系统的建议》,提出构建全市一体化的闭环管理数据系统显得尤为迫切。该系统旨在通过整合医疗、社区、科研等多方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协同高效的防治机制,以实现对老年痴呆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与科学管理。
除老年痴呆防治工作外,居家养老也是关注重点。近年来,东莞探索“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新模式,逐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在“家门口”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增强养老服务供给。
东莞市政协委员黄灿坤带来的提案《关于推行“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模式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三点建议。
提案建议,一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进医养结合多元模式,创新“床位医疗跟着老人走”的形式,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从“基础养老”向“品质养老”转变。二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配餐服务,全面铺开“大配餐”,深化推进“六社联动”,形成“医疗+康复+康乐+养老+护理”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发力”转变。三是聚焦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辖区老年人文化生活,开展“向光同行”志愿助老服务模式,从“老有所乐”向“老有享乐”转变。
幼有所育:提升办园条件和教育质量
幼有所育、幼有所托,是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
近年来,东莞市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幼儿教师缺乏常态化发展空间、政策监管不足与投入支持力度不够、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办园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为此,东莞市政协委员罗建锋带来的提案《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优质发展的建议》,提案指出,需加强集体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畅通发展通道,给予非公教师更多机会;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积极投入支持普惠性办园,激励和提升幼儿教师的自身素养及个人发展;营造尊师土壤,提高幼教社会地位;同时鼓励幼儿园提升办园条件,结合自身实际及传统优秀文化打造办园特色,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教育质量。
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东莞市政协委员孔天舒的提案《关于推动全市中小学自主经营校园食堂促进校园食品安全的建议》提及,建议全面推动全市中小学校自主经营校园食堂,并从强化自营食堂建设与管理、完善食材采购与储存制度、加强食品加工过程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提出建议。
撰文:蔡子航 薛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