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企业科技创新迎来28条“政策大礼包”

粤琼合作
+订阅

海南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改革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已于2024年12月11日正式印发实施,记者在2月25日召开的“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九场)上获悉,《若干措施》主要提出了七个方面28条改革措施,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导的科研组织模式、完善以企业为核心的服务保障机制”三大亮点。

2月25日,“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九场)在海口召开。主办方供图

2月25日,“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九场)在海口召开。主办方供图

据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蒙巍介绍,《若干措施》主要提出了七个方面28条改革措施。以单列企业科技创新赛道为重点,强化企业创新决策主体、研发投入主体、科研组织实施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金融等财税支持措施,面对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针对性提出创新举措,打出组合拳,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大幅提升海南省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海南省科技专家库中企业专家占比。”蒙巍提到,《若干措施》亮点之一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单列企业科研赛道,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及省级科技攻关任务,设立产业科技创新支持方向,大幅提升企业牵头项目比重。

同时,健全以企业为主导的科研组织模式。支持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等牵头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和产业创新联盟,联合解决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

此外,要完善以企业为核心的服务保障机制。改革支持企业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推行“投贷联动”“先投后股”等支持措施,鼓励开发科技保险、科技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建立企业创新积分制,支持创新积分情况良好的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创新陪跑”行动,为企业成长量身定制“科技树”,全面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从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南方+在现场:

南方日报、南方+:请问在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措施方面,海南省国资委有哪些具体举措?并取得了哪些成果?

海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申琦:

在措施方面,主要是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持续加强工作督导。

在成效方面,一是研发投入逐年翻番。2023年,海南全省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达到28.58亿元,其中R&D经费达到5.36亿元,同比实现翻番。二是创新平台大幅增长。海南省属企业所属科研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分别由2021年的19个、21个、3个增长至2024年的30个、34个、11个,增幅分别为57.89%、61.91%和266.67%。三是创新项目逐年倍增。积极发动海南省属企业、驻琼央企申报省级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024年通过立项的省级科技创新项目19个、总投资2.23亿元。四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有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建设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如2024年,海南控股、海垦集团、海南商发、海南金林、海南路桥、海南水院获得海南省“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工作优秀单位”表彰。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从抓好“少数关键”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提升、加大行业基础研究和科研项目申报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与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引导三个方面努力。

南方+记者 黄倩

编辑 牛攀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