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吧,阳江鹅!投资15亿元的它带着高价值产业链来了

南方+

广东有5个品种的鹅,被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阳江就占了两个:阳春白鹅和乌鬃鹅。经过多年不断裂变和发展,“鹅经济”正成为阳江一大特色产业。如今,或许又迎来一个腾飞的契机——一个总投资15亿元、占地345亩,构建鹅全产业链的项目将落地阳江。

该项目名为“阳江市江城区白沙街道丰昱阳江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根据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信息显示,2月21日该项目正式备案通过。其位于阳江市江城区白沙街道金鸡石工业村,将致力于构建联农带农多元经营体系。项目将构建鹅全产业链,建设鹅美食体验、鹅文化展示、数字化管理平台、鹅工厂繁育、鹅初步加工、食品加工、羽绒加工、粮食仓储加工、三鸟批发“九大板块”。

建设周期为两年,预计2027年8月1日建成。项目建成后每年鹅苗孵化及交易量为330万羽、肉鹅屠宰加工量为4818吨、鹅肉制品年加工能力为1万吨、鹅绒年加工能力为1000吨、稻米年加工能力为13266吨、米糠饲料加工能力为6930吨。

与阳江现有相关鹅数据对比后发现,该项目仅鹅苗量和肉鹅量未来将与阳春白鹅和白沙鹅几乎相当:公开报道显示,截至今年2月,阳春白鹅苗每年出产360多万只(羽),生产肉鹅80多万只;江城区白沙鹅去年全产业链产值超2亿元,而作为主产区的白沙街道母鹅年产鹅苗共260万羽,肉鹅年出栏60万只。

该项目所在地江城区白沙街道,是阳江白沙鹅主产区。白沙鹅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白沙养殖户引进广西大种鹅与本地黄鬃鹅杂交选育而来。当地也在不断建强鹅产业链,而由此延伸的白沙鹅乸饭,久负盛名。其以鹅乸肉为原材料,还烹饪的相关美食如鹅脚翼、鹅肠、鹅血汤等也都是阳江市民爱吃的家乡风味。

此外,鹅绒作为高档羽绒制品的重要原料,如该项目鹅绒加工投产,也将极大助力阳江鹅向高价值链延伸。而项目全链条的布局,为提升阳江鹅产业附加值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撰文:陈步上

编辑 牛攀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