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财政尽力而为,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强化丨2025八读预算⑤

南方+

2025年2月25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书面提交会议审查的《关于深圳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简称《预算报告》)介绍,2025年,深圳财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市安排九大类民生支出2909.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65.3%,年度执行中将进一步统筹资金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去年九大类民生支出占比67.2%

作为全国移民城市的代表,深圳常住人口增量位居一线城市首位,平均年龄仅为32.5岁,育龄人口所占比例全国最高,新生儿人口数量远超北京上海。同时,深圳适龄入学人口一直处于高位增长态势。

《预算报告》介绍,2024年,深圳强化财政基本民生投入保障,在高质量发展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九大类民生支出3156.7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67.2%。

2024年深圳教育支出超过1020亿

2024年深圳教育支出超过1020亿

九大类民生支出包含教育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住房保障支出。

2024年,深圳扩大教育医疗社保等优质资源供给,全市教育支出1020.55亿元,加快基础教育学位建设。突出量质并举优化基本医疗服务补助考核机制,出台普惠托育机构补助政策,支持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出台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细则,扎实民生保障网。

过去一年,深圳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出台深圳市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构建有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叠加运用市区财政资金、专项债、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和城中村改造。

此外,深圳完善公用事业财政补贴机制,出台新一轮公交财政运营补贴政策,引导公交企业优服务、提效益,逐步降低财政分担率。出台污水收集处理按效付费试点方案和污水处理费按效返拨方案,财政付费与污染物削减量、污水收集效能挂钩,促进污水收集处理“双转变、双提升”。

今年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深圳如何更好地解决育幼、住房、养老等问题,减少“一老一小”两头牵挂?

《预算报告》介绍,2025年,深圳财政将“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市安排九大类民生支出2909.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65.3%。

首先,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落实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全市安排教育领域经费1020.6亿元;并且,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全市安排卫生健康领域经费394.2亿元。

深圳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

深圳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

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是很多人扎根深圳的“第一站”。2025年,深圳将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全市安排住房保障经费284.2亿元,用好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等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源,稳妥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实现“住有宜居”。

另外,深圳计划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经费266亿元,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实现长者服务中心(站)街道全覆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最后,丰富高品质文化和体育供给,全市安排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经费97.3亿元,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探索完善重大文化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做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残特奥会闭幕式及深圳赛区各项赛事服务保障,推动体育场馆“一键预约、应开尽开”,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体育、演出、数字等新型消费。

《预算报告》强调,年度执行中将进一步统筹资金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在高质量发展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四五”加码教育卫生健康支出

过去一年,深圳扩大教育医疗社保等优质资源供给,全市教育支出1020.55亿元,加快基础教育学位建设。

来自教育部门的数据显示,过去的2024年,深圳新增学位数量和增速均居全国首位。目前约48%的义务教育学位、31%的公办学位,提供给了随迁子女,规模和占比均为全国一线城市最高,有力保障了适龄人口的入学需求。

深圳九大类民生支出规模庞大

深圳九大类民生支出规模庞大

而深圳卫生医疗系统最新数据也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深圳已建成56家三级医院、970家社康中心、床位总数达7万张,全科医师总数达9700名,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5.5名,进一步确立“顶天立地”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从上述数据来看,深圳在教育、卫生医疗领域卓有成效。而在2025年,深圳财政将在教育、卫生医疗领域持续发力。

新的一年,深圳将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落实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全市安排教育领域经费1020.6亿元,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百万基础教育学位建设任务,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生均+项目+绩效”的投入机制,健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保障机制。

深圳的教育支出主要用于基础教育学位建设、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于2020年开启“百万学位”攻坚计划,从土地保障、制度建设等具体层面真抓实干破解学位建设难题。

从“十四五”预算支出力度来看,深圳财政持续支持加大学位供应。2023年,深圳成为全国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教育支出超千亿元的城市,可见深圳真正将国家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政策落到实处,助力深圳孩子不仅“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南方+记者查阅《预算报告》推测,百万基础教育学位建设任务有望2025年年内完成。

2025年,深圳财政也将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全市安排卫生健康领域经费394.2亿元,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政策,进一步突出质量导向,全面增强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高效服务供给能力。

撰文/制图:李荣华

摄影:朱洪波 鲁力

相关专题>>>“预”见圳好:2025年深圳财政预算报告解读

编辑 刘烨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