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月24日,全省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和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党的二十大上擘画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任务;去年9月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坚守为国育才立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始终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发展上兴教育,以教育之强支撑广东发展由大向强。
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肩负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上也当走在前列、当好示范。近年来,广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从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铸魂工程、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到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下功夫解决教育的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再到瞄准发展需求、先后实施三轮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等,广东教育公平日益彰显,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截至去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3.78万所,居全国第二位;在校生2870万人,居全国第一位;专任教师170.11万人,居全国前列。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强化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教育强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进一步提高认识、厘清关系,才能增强锚定奋斗目标向前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育有很强的政治性,要深刻认识这是党的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的根本大计,是中华文脉赓续传承、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本大计,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继往开来、行稳致远的根本大计,牢牢扭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精会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有很强的人民性,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以维护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评价指向,持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教育有很强的战略性,要深刻认识教育在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厚根基、支撑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跃升、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集聚成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教育有很强的基础性,要深刻认识教育是先手棋、大系统、慢变量,坚持优先发展、稳中求进、久久为功,坚持以改革创新激活力、增动力,全面推动广东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性跃升。
十年之后,也就是2035年,我国将建成教育强国,广东将建成教育强省。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必须找准着力点,系统推进,重点发力,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要夯实育人这一根本,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守正创新办好“大思政课”,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守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立场,统筹做好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守牢守好校园安全底线,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这一导向,以教育开拓科技创新前沿,下功夫破除科研成果转化障碍,以教育厚植人才培养沃土,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强化支撑保障,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性、人民性、战略性、基础性,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奋力开创教育强省建设新局面,以教育现代化走在前列支撑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