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把优质教育送到群众家门口

佛山大课堂
+订阅

在全省率先构建市、区、镇、校四级教研体系,赋能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强区鼎力相助,跨区域结对紧密协作;深入实施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师资队伍均衡配置……

近年来,佛山紧紧围绕加快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目标,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构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校际互补、群体共享的教育格局。“十四五”以来,全市已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含政府购买学位)35万个,切实满足广大市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学得好”的美好期盼。

佛山率先构建市、区、镇、校四级教研体系,赋能教育均衡发展。佛山市教育局供图

佛山率先构建市、区、镇、校四级教研体系,赋能教育均衡发展。佛山市教育局供图

率先探索

“教研共同体”赋能教育均衡发展

2024年9月29日,佛山市义务教育“市区镇校共建”教研体系项目推进会召开,24所学校正式签约结对子,佛山教研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拓展。

2022年3月,佛山在全省率先构建市、区、镇、校四级教研体系,拉开打造教研共同体的序幕。如今,全市已分三批次组建36对72所“南海—三水”“顺德—高明”一对一教研共同体结对校,另有24所学校组建四组义务教育教研共同体、23所学校组建四组普通高中教研共同体。

在四级教研体系的架构下,教研共同体各成员校在运行机制、课程建设、课堂改革、主题活动、特色创建、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和实践探索。

在此过程中,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一方面建立市、区教研员蹲点指导制度,推动教研工作进一步“重心下移”,借助省市学科教研基地,整合五区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跨区域教研活动;另一方面在各学科安排教研员、市学科教学能手进高明三水、进附属实验学校、进市直学校,开展多轮联合教研和项目式教学研究,推动区域组团式教研。

“教研共同体既是合作共同体,也是成长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佛山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教研共同体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以及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佛山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与城乡协调发展。

结对协作

推动弱校变强、强校更优

2024年11月21日—22日,广东省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活动在佛山举行,总结推广全省首批70个优质教育集团办学经验。

近年来,佛山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为主线,构建“五好教育”新形态。基础教育集团化是其中的重要抓手,经过几年努力,佛山集团化办学取得较好成效。

目前,佛山已实现五区集团化办学全覆盖,镇域、区域、市域分层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覆盖学校约800所,覆盖学生约100万人。其中,19个集团获批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45个集团(含省级19个)获批市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

“我们坚持扶小、扶新、扶弱,以强带弱组建175个教育集团,将薄弱学校或新建学校纳入优质教育集团,通过办学理念共融、教师骨干共培、校际评估共创、教学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要素更多向薄弱学校流动,全面缩小发展差距,提升办学质量,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佛山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为着力破解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佛山从更广领域入手,深入实施“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教育紧密协作机制。

当中,南海区与三水区35对学校开展结对共建,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等全学段。顺德区学校则把高明区学校列为省市级课题研究加盟校或基地校,顺德区龙江镇中小学与高明区杨和镇5所学校、顺德区北滘镇与高明区更合镇、明城镇8所学校实行全面结对帮扶。各项协作帮扶活动常态化开展,有力推动高明、三水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打破边界

促进师资队伍均衡配置

促进师资队伍在市域范围内均衡配置,是佛山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

2022年,佛山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中小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机制,通过推动优秀校长教师交流到相对薄弱学校,相对薄弱学校有培养潜质的年轻校长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学习,逐步促进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

过去3年,全市已累计选派3批共303名优秀校长教师参与市域交流。在跨区域交流的过程中,众多优秀的校长和教师脱颖而出,在佛山五区32镇街打破了师资队伍的“边界”,为佛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佛山还同步推进省级、市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及校本研修示范校结对帮扶高明区、三水区相对薄弱学校工作。2024年,省、市“三名”工作室在高明区、三水区开展活动累计线上线下180多场次,参训教师累计1.5万人次。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带动高明13所和三水13所佛山市基础教育教师校本研修示范校创建对象,促进受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确保结对帮扶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此外,佛山集中全市名师优课资源,成功打造“名师面对面空中课堂”民生服务品牌,让名师名课“一键到家”,优教资源触手可及。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重要衡量指标。”佛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黎妍表示,将继续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五区同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佛山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创建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贡献教育力量。


■案例

优质教育资源向高明、三水延伸

2024年7月6日,佛山市高级中学、佛山市季华中学成功组建,两所学校领导班子集体亮相。新组建这两所市属示范高中,在佛山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深层次考量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多年来,佛山基础教育一直稳扎稳打,始终在全省位列第一方阵。全市五区均获“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立项,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位居全省前列。然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佛山面临的重要问题。

新组建的佛山市高级中学、佛山市季华中学,分别坐落于高明区、三水区,目的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向高明、三水延伸。佛山市委、市政府对这两所高中提出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规格配备、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寄予打造高水平特色中学、推动佛山教育水平实现新飞跃的厚望。

在办学投入上,佛山强化市级保障,市级财政加大对两所学校的建设保障力度,并制定市级财政补助经费递增机制。在学校领导班子配备上,佛山配优配强这两所高中的书记、校长,并从市内外名校挑选学校管理团队。同时,这两所高中还分别聘请仙湖实验室、季华实验室顶级科学家担任荣誉校长,以推动科研资源与高中办学积极对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让更多学子在“家门口”上优质高中,以优质教育资源为城市引才、留才,这两所市属示范高中正为高明、三水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力量。

撰文:叶能军 罗绮淇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