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来,鲤鱼来,鲤鱼入屋发大财……”
在阳江,每逢元宵佳节,最热闹的莫过于那一场场阳江山歌擂台赛。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市人民广场便成了欢乐的海洋。2月12日晚,一年一度的阳江市庆元宵第38届山歌擂台赛在此火热开唱,观众早早地来到现场,翘首以盼,不愿错过这一年一度的山歌盛宴。
朗朗上口的阳江山歌,承载着家乡的温情与记忆,仿佛能穿透岁月的尘埃,触动阳江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然而,唱山歌的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人对这一文化兴趣不高,参与度低,使得山歌传承即将面临“断层”。
阳江山歌将如何传承和发展?这成了市级非遗传承人关文雅经常思考的问题。
她与山歌的不解之缘
阳江人爱浪漫,无论是老人过生日,小孩满月或者追求爱情等,都会唱山歌来表达。
经过岁月沉淀的阳江山歌一般是七言四句,词语比较口语化,但却要求押韵平仄,比如唐诗宋词都可以用阳江山歌的方式唱出来。
打擂台或者对唱,是阳江山歌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歌手实力要旗鼓相当,所唱的韵重复太多时,一方自动转韵,对方还歌时随之转韵,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一方认输为止。
“阳江山歌看阳西,阳西山歌看溪头。”今年30岁出头的关文雅正是溪头人,这里山水相依,自然风光旖旎,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对生活充满热爱,而阳江山歌就像一首首生活的赞歌,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小时候的关文雅,每逢传统节日,总能看到长辈们围坐在一起,用那独特的方言唱起悠扬的山歌。那时候,她虽然还不太能理解歌词的含义,但山歌那明快的节奏、婉转的旋律,就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她。
“外婆和妈妈都是唱阳江山歌的好手。” 谈及自己对阳江山歌为何“爱得深沉”,关文雅的思绪瞬间飘回到了童年。歌曲中的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都伴随着家人的欢声笑语,如同春日暖阳,无声无息却又深刻地在她心底种下了热爱山歌的种子。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机会,关文雅就会跟着长辈们学唱山歌。她会认真地模仿着他们的发音、语调,虽然有时候唱得并不准确,但那份对山歌的热爱却是无比真挚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文雅对阳江山歌的热爱愈发浓烈,她不再满足于只是跟着长辈们随意哼唱,而是渴望能够系统地学习阳江山歌,深入了解这门艺术的魅力。于是,她师从广东省非遗传承人谭闰瑜老师,系统地学习阳江山歌的演唱技巧和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在传承阳江山歌的道路上,关文雅深知,要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就必须与时俱进,创新表演形式。在系统学习后,她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阳江山歌,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为传承好阳江山歌,关文雅积极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宣传。她精心制作的视频内容丰富多元,既有经典山歌的纯粹演绎,也有结合现代生活的创新改编,还包含山歌文化与技巧的科普。在抖音、微信视频号上,这些视频播放量累计突破500万,成功让阳江山歌走进大众视野。
相关视频也被央视看到,关文雅受邀登上央视热门节目《乡村大舞台》的录制现场。2024年11月13日,她怀揣着对家乡山歌文化的深厚热爱与传承使命,登上这个面向全国观众的大舞台。这一节目致力于挖掘和展示各地乡村的独特文化与风土人情,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极高的关注度和广泛的受众群体。阳江山歌的亮相,无疑为这档节目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文化亮色,也让阳江山歌的传播迈向了新的高度。
“阳江山歌多以传唱为主,口口相传的方式使其更具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但要想更广泛地传播、登上央视舞台,还需为它谱上曲。”在旋律编排上,关文雅大胆创新,既保留了阳江山歌传统的曲调韵味,又巧妙地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让古老的山歌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能在节目中更全面、生动地展现阳江山歌的魅力,关文雅花费了大量心血创作山歌短剧。从剧本构思阶段开始,她就深入挖掘阳江地区的历史典故、民俗风情,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剧情之中。经过无数次的排练与打磨,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山歌短剧,剧情扣人心弦,表演精彩绝伦,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节目录制期间,她讲述了阳江山歌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阳江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古老的田间地头劳作时的即兴哼唱,到如今成为非遗的璀璨明珠,关文雅娓娓道来,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对阳江山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开启阳江山歌传承新篇章
“阳江山歌的传承需要壮大传承队伍,培养更多的新人,我希望更多的人对阳江山歌感兴趣。”关文雅深知,年轻一代是文化传承的希望。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阳江山歌,关文雅和团队还积极走进校园、社区,举办阳江山歌表演。在学校里,她的表演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学生们被她那美妙的歌声和独特的表演形式所打动,对阳江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社区活动中,关文雅的演出也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她的演唱,一边交流着对山歌的感受,现场气氛十分融洽。通过这些表演,关文雅不仅让阳江山歌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阳江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次演出,她总会为观众带来一首阳江山歌。在阳江山歌的传承道路上,她用自己的热爱和执着,为这门古老的艺术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传承之路。她的每一次创新表演、每一次教学授课、每一次文化交流,都像是在为阳江山歌注入新的养分,让它在新时代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她对阳江山歌的热爱,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情感寄托,更是一种对家乡文化的深深眷恋和责任感。她深知,阳江山歌承载着阳江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情感,是阳江文化的重要象征。因此,她愿意倾尽全力,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阳江,了解阳江的文化。
“我将继续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和传播渠道,让阳江山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关文雅说,在未来,在省、市级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阳江山歌将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一系列文化保护政策的出台,阳江山歌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也将为阳江山歌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撰文:赵强
图片: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