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5G远控操控,三一海工远控堆高机助码头无人化

南方+

2月21日,三一海工在珠海举行2025电智新品发布会,全球40个国家600名行业出席并见证。

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三一海工董事长伏卫忠介绍,从1.0时代的“油转电”,到2.0时代的能效革命,再到3.0全场景电智融合,三一让设备从工具进化为智能终端。三一集团高级副总经理、三一海工总经理陈静表示,将聚焦“三化战略”与电智产品升级,持续加大投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水准的产品,开启全场景智电融合的新篇章。

三一海工针对电动产品已完成350项研发项目、250项研发技术,开发出6大类,覆盖纯电、增程、换电等全场景的产品,在新疆零下30°C低温到中东60°C高温的极端环境中续航和性能表现优越,以实现更可靠、更节能的产品体验。

在此次电智融合升级的产品中,E6纯电正面吊作业能耗再下降30%,低至1.5kwh/箱,效率高达45箱/h;E6纯电堆高机作业能耗再下降20%,低至18kwh/h,效率高达50箱/h;新一代电集卡能耗再下降15%,低至1.6kwh/km。在智能化方面,通过新一代智能中控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设备管理系统、防撞保护系统、线控底盘技术等一系列智能应用来提高性能、提升安全、优化操作体验,全面领航。

首次公开亮相的远控堆高机,成为港口码头关心的焦点,操作手可以通过智能座舱和5G网络进行远控操控,这将是继轮胎吊自动化效率超越人工后又一港口标志性事件,成为空箱堆场走向无人化的“钥匙”。

当天还举行第三届中国绿色港口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天津港股份副总裁吴强、宁波北一集司总经理胡悦、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总工胡永涛、三一海工研究院院长陈林就港口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协同创新等话题展开讨论。随后,汇川技术、中外运、德国C.Steinweg Operation等企业分享了与三一海工在充电、换电等方面产品与技术合作的经验和成果。

在大会上,三一海工与全球16家客户签订了总计60台的电动正面吊、电动堆高机、电动集卡、电动重叉等全系电动产品订单。

三一海工力争在珠海产业园建成十周年之际达成百亿销售目标,成为金湾区高端制造标杆企业。

港口作为航运物流中的重要一环,对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的期望越加明显。数据显示,交通领域是第三大碳排放来源,占全球总量的15%。在交通领域前八大碳排放源中,国际航运以及内河航运占据两席,此前,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强调,要推动重点行业清洁运输,其中设备电动化被屡次摆上台面。

南方+记者 郜小平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