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过了80岁就不愿做手术?Deepseek是这样说的.......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
+订阅

人过了80岁为什么不愿意做手术?

Deepseek给出的答案是:

1. 身体机能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衰退,恢复能力减弱,手术风险增加,尤其是心脏、肺部和肾脏功能下降,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 合并症多

   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这些疾病会增加手术和麻醉的复杂性,影响术后恢复。

3.麻醉风险高

   老年人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容易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增加了麻醉风险。

4. 心理因素

   许多老年人对手术有恐惧感,担心无法承受手术或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尤其是害怕失去独立性或成为家庭负担。

在东莞常平66万的镇人口里,老年人口占比为5.66%,老年患者也占其中的大多数。

Deepseek给出的困扰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的脊柱外科团队与麻醉医学科团队同样每天都在面对。

许多东莞的老人家到了80岁出现骨折亦或是一些身体上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他们首先释放的信号就是不想治,觉得一麻烦、二害怕、三是家人会觉得地方医院水平治疗根本达不到水准。

“其实,要是说手术难度不大,那绝对是骗人的,风险还是存在的,包括并发症、麻醉等等等,但是如果觉得难就不做,不去钻研的话,那我们也对不起医生这个名号。”暨大附六院焦根龙院长说道。

“现在也不是以前的常平医院了

89岁老婆婆摔倒骨折我们也能做”

2月11日,家住常平89岁的李婆婆外出不小心摔了一跤,来到暨大附六院脊柱外科检查,发现是脊柱齿状突骨折;

起初脊柱外科团队打算采用颅骨牵引治疗和Halo架外固定治疗,但是李婆婆都无法配合,最后给出的建议:手术治疗

89岁高龄还要做手术,家人们听见这个消息起初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一是担心老婆婆是否熬得住。

二是担心医院的技术是否过关,也已经做好了启程前往广州寻求治疗的打算。

看见李婆婆的家人顾虑,脊柱外科学科带头人焦根龙说道:

“现在我们不是以前的*常平医院了,现在是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我们聘请了*北京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肖嵩华教授,也请了*上海长征医院的陈雄生教授坐阵,以前不能做的现在可以做,以前能做的现在做的更好!”

*2024年1月敦聘上海长征医院陈雄生教授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李婆婆,家人最后决定留在常平接受手术治疗。李婆婆自身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等多系统疾病,手术风险极大,术前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在2月13日手术正式开始。

由脊柱外科学科带头人焦根龙院长操刀,在与麻醉科、手术室的配合之下,采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技术(脊柱外科高难度高风险手术 亦是医院首次采用该种技术治疗)

“(手术)仅仅用了一个小时,顺利成功,李婆婆目前恢复良好,再观察一会就可以出院。”脊柱外科温干军医生说道。

*脊柱外科温干军医生

如果说脊柱外科是用技术帮助了老年患者,那么上文提到的另外一个科室——麻醉医学科则是用技术+耐心帮助了老人。

“给80岁老人不仅需要高超的麻醉技术

还需要十足的耐心”

上述李婆婆的手术里,其中的一个科室同样至关重要,那便是——麻醉医学科

“许多80岁的高龄患者不愿意做手术,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会担心,担心会不会麻醉醒不来了,担心上去了,就下不来了。”麻醉医学科主任刘卫华笑着说道。

“给老人家上麻醉不仅仅要耐心,更加需要十足的耐心。”

无独有偶,2月9日,家住广州的黄婆婆因不幸摔倒导致右股骨颈骨折

本想就近在广州治疗,但是等待的时间过长,加上黄婆婆年过8旬,也想尽快获得治疗;在家人的打听之下,了解到距离广州45分钟(火车路程)暨大附六院治疗老年患者骨折有所建树,于是便驱车来到东莞常平。

入院后,报告显示黄婆婆患有高血压病史30年余、冠心病20余年、糖尿病10余年,伴有心功能不全心衰表现,且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这些复杂的病情无疑是对麻醉医学科的一次考验。

经过慎重评估,麻醉团队决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力求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干扰,促进术后康复。

然而,麻醉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黄婆婆因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再加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在麻醉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紧张,甚至抗拒不配合。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麻醉科刘卫华主任没有选择强行麻醉,而是像哄小孩一样,用温和的语言和耐心的态度安抚患者的情绪。

在麻醉团队的细致引导下,黄婆婆逐渐放松下来。杨校贤医师抓住时机,仅用了两分钟便成功完成了麻醉操作。

在麻醉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关节外科手术团队滕范文主任用时不到一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黄婆婆良好恢复,家属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动情地表示,选择转院至我院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不仅因为这里有一流的医疗技术,更因为这里的医护人员真正把患者放在了心上。

提高的不仅仅是技术

更是拓宽了医术

80岁的老龄患者对于手术的抵触在暨大附六院大多数亦可被一一解开;自校地共建以来,医院提高的不仅仅是医疗技术,更是提高了对待患者的医术,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医疗技术的提升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

无论面对高难度的手术,还是复杂的麻醉操作,我们始终精益求精,同时细心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用温馨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老年患者骨折等手术中,医院手术医疗团队都在确保安全可靠无误的情况之下追求效率,能早结束的手术尽快结束,术后护理亦从患者角度出发,能早回家就让他们早回家。

拓宽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医术;

近些年,暨大附六院借着“双报到”以及“健康副厂长”等系列义诊活动下乡走厂,扎根常平本土村落,主动筛查,让地区老龄群众足不出远门便可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