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八镇联动有序推进,预计工业投资可超千亿|江门两会·提案回访

南方+

“预计到2025年底,八镇在设施共建、产业协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联动发展更加密切,成为江门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亮点。”日前,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健钰就2024年重点提案《关于抢抓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机遇,推动新会、鹤山、开平联动发展的建议》接受回访。

去年江门“两会”期间,民革江门市委员会联名递交上述提案,建议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抢抓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机遇,推动新会、鹤山、开平的联动融合发展。该份提案后由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领衔督办,提案提及的新会司前镇、大泽镇,开平水口镇,以及鹤山共和镇、址山镇,均被纳入江门八镇联动发展框架。

在提案办理的推动下,目前江门已有序推进八镇联动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取得显著建设成效,其中鹤山率先开展全省“光伏+建筑”项目试点;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亦稳步推进中,“两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布局和“四横五纵”普通干线公路网格局渐现雏形。未来三年,预计八镇发展新增工业用地超10000亩,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至2026年底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提案办理

八镇联动,厚植产业发展空间

提案主笔人、民革江门市委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伟栋表示,这份推动新会、鹤山、开平联动发展的提案背后,是他们看到该区域近几年已先后落户了中创新航、隆基绿能等规划产值超百亿重大项目,产业带动能力增强,而且项目所在园区纳入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省产业园转移工业园的范围,享受多重政策叠加。

“对此,如果江门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做好统筹指导,撬动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互联互通和体制机制建设等重点资源,结合‘百千万工程’,推动县镇联动融合发展,能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带动周边广大镇村振兴发展,也能进一步提升江门城乡区域平衡协调发展水平。”他说。

一年来,围绕提案督办,江门持续推进八镇联动发展:设立八镇联动工作专项小组,在八镇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互联互通和体制机制建设等重点工作上开展统筹协调;制定八镇联动发展(2024—2026年)重点产业、交通设施、重点基础配套项目等3张作战图,对八镇内58个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

张健钰介绍,提案中的建议“推动园区载体建设,厚植产业发展空间”被重点纳入到八镇联动发展规划中。其中,在强化规划引领方面,充分考虑了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江门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核心区等重点区域中远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做好项目落地的要素保障和规划支撑,目前八镇均已形成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4年八镇新增工业用地3597亩。

以壮大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为目标,江门的八镇联动发展规划正在着力做强台山金属制品省级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新会智造产业园、鹤山工业城、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高新区,实现产业错位、集聚发展。目前,八镇区域中的台山产业园区(金属材料)已获评为2023年度省特色产业园,江门新会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江门台山产业园区(汽车零部件)、江门开平产业园区(水暖卫浴)、江门鹤山产业园区(工程装备)等园区亦在申报2024年度省特色产业园。

“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跨行政边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模式,持续增强八镇协同发展动力和活力。”张健钰说。据了解,江门已制定了《八镇联动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推动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八镇,2024年累计88人下沉八镇分院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另外,江门还着力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以集团化办学方式推动全市优质学校与八镇中小学合作共建,2024年累计超70人下沉八镇开展帮扶活动。

2025年计划

软硬兼施,持续推进产业集聚

张健钰坦言,由于当前土地出让市场疲软,市、县两级预算内可安排基础设施等建设的资金不够充裕,目前八镇整体基础设施、园区配套、体制机制、产业聚集度等依然薄弱,对于重大项目以及优质项目吸引力不够。

对此,江门接下来将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优化八镇投资环境,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土地开发,江门一方面将强化县域统筹,加快开展县域方案编制、报批和实施,通过县域统筹,整治零、散的小片土地,进一步优化县域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将通过市级统筹推进八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推进“中部八镇”跨县域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办法路径。

而在招商引资方面,江门将借力“双通道”通车契机,由工信部门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八镇,“链主”企业、金融机构、工业地产等各类投资主体,以及有实力的产业咨询机构、商协会等,加强招商宣传推广力度,加大项目招引力度、频度,组织举办招商推介和项目对接等招商活动。同时,结合《江门市八镇联动招商工作机制》,江门也将定期组织开展八镇联合招商活动,推出八镇联动招商宣传专栏,梳理完善涉及招商和项目扶持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聚焦八镇相关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

据了解,江门还计划在2025年力争建成银洲湖高速、江鹤高速扩建、G240线、G325线、S270线改建工程等项目,推动省道S532线动工建设,深化S384线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解决八镇内部镇域、园区连接不畅问题。“我们会积极争取国家、省补助资金支持,充分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先支持八镇交通建设项目。此外,我们还将用好市场化融资手段,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交通领域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张健钰说。

他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八镇在设施共建、产业协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联动发展更加密切,成为江门推动“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亮点。

南方+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 杨国英

编辑 李衡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