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戈隆东
“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的名言。
如今,这句话在乌克兰身上得到了应验——美国前总统拜登的“座上宾”,被美国现总统特朗普从“餐桌”上拽下,换到了“菜单”上。
与此同时,特朗普又会换谁上“餐桌”呢?答案很可能是俄罗斯。
这就是国际政治的波谲云诡、变幻无常。
俄美“单聊”乌克兰问题后,各方有何反应?
(一)
俄乌冲突已经延宕三年之久,最近随着特朗普的强势介入,风云突变,形势渐趋明朗。
一边是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打得火热,两人不仅通了电话,还促成了美俄利雅得会谈,元首会晤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普京19日评价俄美会谈“非常积极”,并表示希望与特朗普见面;特朗普更是在18日率先“官宣”,他“可能”在2月底前同普京会面。
另一边却是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关系愈发紧张,两人公开互怼,基本算是撕破了脸。
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把(美方)玩弄于股掌之上”,讽刺泽连斯基是“一个不举行选举的独裁者”,警告泽连斯基“最好快点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泽连斯基回应称特朗普“不幸地生活在(俄方制造的)虚假信息空间里”,认为特朗普正帮助俄罗斯“打破孤立”,表示“绝不妥协、绝不屈服”。
美俄乌关系架构正在重新组合之中,正如美国媒体所描述,特朗普对泽连斯基“逐渐显露的明显反感情绪”。
(二)
悲情乌克兰,已经上了特朗普的“菜单”。但凡了解特朗普的行为逻辑,便不觉惊诧。
因为特朗普将“美国优先”视为外交第一原则,凡事从是否有利于美国利益出发,一旦他认为美国利益受损了,就会强加干涉,甚至推倒重来。
与此同时,特朗普迷恋强权政治,擅长攻心战术,凡事从美国实力出发,到处“秀肌肉”“放狠话”,迫使别人妥协让步。
特朗普之所以指责泽连斯基,表面原因是泽连斯基公开抱怨乌方没被邀请参加美俄会谈,但深层次原因是特朗普认为泽连斯基说服美国花费3500亿美元,卷入一场无法获胜、本就没必要开始的战争。
“美国比欧洲多花了2000亿美元,欧洲的钱是有保障的,而美国却什么也得不到。”“这场战争对欧洲比对我们重要得多——我们之间有一片巨大、美丽的大洋分隔。”……从中不难看出,特朗普是认为美国吃亏了,而且亏大发了,所以从根上批评泽连斯基“本不该(让冲突)开始”,还要求乌克兰“还钱”。
在英国媒体《每日电讯报》披露的文件中,美国要求拥有对乌克兰未来50%矿产储备的权利、作为债权人享有收益留置权……
事实证明,基于“美国优先”原则,谁容易“吃”、谁好“吃”,谁就会被写上“菜单”。
(三)
在强权的世界里,没有公平可言,只有强弱之分。
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和泽连斯基治下的乌克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理想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看来,强权政治早就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奈何美国出了一位特朗普这样的极端现实主义者——
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遵循“谁的胳膊粗、拳头大,谁就说了算”的霸道逻辑,习惯将自身规则强加于人,将一己私利建立在损害别国正当利益的基础之上,一切都为了维护美国主宰世界的“霸权秩序”。
还有一点值得警醒:“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的名言,没成想在21世纪依然适用。
战争三年,大批乌克兰士兵战死,大片乌克兰领土丢失,带头大哥美国却突然翻脸,不再支持乌克兰,而且还卸磨杀驴、趁火打劫。
你说特朗普治下的美国霸道不霸道、乌克兰悲情不悲情?
(四)
没有美国的支持,上了“菜单”的乌克兰还能撑多久?
尽管欧洲很不爽特朗普的做法——
德国总理朔尔茨认为,否认泽连斯基总统身份的民主合法性是“错误和危险的”;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如有必要,英国“愿意并准备好”向乌克兰派兵,以确保英国和欧洲的安全;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乌克兰问题促使欧洲必须在安全和防务上加强战略自主……
但他们都强调需要美国的支持,法英领导人下周还将访问美国。
悲情乌克兰,已经很难改变弃子的命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