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工作“闪闪发光”!67名阳江第八批市管拔尖人才名单公布

广东阳江发布
+订阅

2月20日

我市举办人才交流座谈会

暨第八批市管拔尖人才颁证仪式

深化落实市委“433”工作安排

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暨提升落实年动员会部署

听取各方面人才的意见建议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凝聚起阳江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春涛

为67位“阳江市第八批市管拔尖人才”

颁发牌匾和荣誉证书

下拉查看具体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陈兴汉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水产专业带头人

林海峰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

杨 岳(女)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刘文彬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裴新军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铁 镝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宋文广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师文庆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吴军林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聂小武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室主任

周 婷(女)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

梁峻荣

阳江市第一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林振远

广东两阳中学教研室主任

林运娟(女)

阳江市第三中学副校长

罗红莲(女)

阳江市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庞志文

阳江市第二中学教研室副主任

陈学敏(女)

阳江市阳东区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陈奕传(女)

阳春市云凌小学党总支书记

梁军磊

阳西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陈厚赏

阳江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

梁国健

阳江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

林永良

阳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兼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冯小仍

阳江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林志伟

阳江市人民医院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李孔益(女)

阳江市中医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

关天雨

阳江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主任

陈建英(女)

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

陈颖燕(女)

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院长

陈永钢

阳春市中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刘叶青(女)

阳春市中医院总护士长、急危重症中心护士长

刘东光

阳江市海陵试验区人民医院院长、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

姜先芽

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林喜珀

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林业高级工程师

敖道华

阳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莫朝晖

一方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

朱嵘华

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主任

王学林

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郭泽勇

阳江市气象局正高级工程师兼阳江市近海经济产业气象保障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意忠

广东史特牢紧扣系统有限公司工程师兼安全质量部经理

郭春光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程师

胡 锋

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总监

张瑞华

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韩善果

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院长

林鸿亮

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兼技术质量部部长、研究院院长

李 高

广东粤电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福明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枝霖

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联权

阳江翌川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工会主席

陈自豪

阳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阳江市文化馆策划部主任

卢健华

阳江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阳江市第一中学艺术科组长

林进托

阳江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美术教育专业主任

岑文峰

阳江市艾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治昂

阳江市漠阳非遗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业潮

阳江市江城区潮漆工艺美术创作工作室总经理

苏志勇

阳江川页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

吴北华

阳江市溢信汽车销售维修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陈小星(女)

阳江市巾帼菜篮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昌阜

广东阳江八果圣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才记

广东创优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进杰

广东粤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谢汝朋

阳春市中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唐 羽

阳春市唐羽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敖荣浩

阳春市天顺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 冠

阳春市恒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补建华

阳江市农村盛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海衬(女)

阳西县丰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彭俊耀

阳江市鸿运海水种苗繁育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

杨春涛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服务阳江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好人才培育工作,弘扬艰苦奋斗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才的责任和担当。

希望市管拔尖人才自觉把个人的发展同阳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结合自身所处行业和所在岗位,在创新创业中继续带头、在“以才引才”上持续发力、在转型发展中建功立业,为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第八批市管拔尖人才代表

结合自身成长经历

分享了心得体会

并围绕各自熟悉和擅长的领域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他们纷纷表示

将坚决扛牢职责使命

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专业的精神

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阳江一中校长梁峻荣:在教书育人中甘为“筑梦梯”

过去三年,市委、市政府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阶梯,每一次“充电”都让我眼界更宽、格局更大;从定期走访慰问到“人才服务专员”制度,点滴关怀都让我心无旁骛、笃定前行。正是这种“既给舞台更搭后台”的培育机制,让我们在各自领域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作为教育战线的老兵,我深知拔尖人才称号不是终点,而是冲锋的号角。过去三年,阳江一中以“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为支点,撬动教育生态整体升级,打造了“清北特训营”,构建“五维育人体系”,使3000多名学子叩开重点院校大门,更以“家门口的优质教育”留住中考尖子,用集团化办学辐射优质资源。这些成绩背后,是阳江人才强市战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更是拔尖人才示范引领作用的生动写照。

站在新的起点,我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大局,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挑重担,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锐气开拓创新,以拔尖之名,立争先之志,在教书育人中甘为“筑梦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智慧浇灌阳江热土,用创新点燃发展引擎,用实干诠释人才担当。

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陈厚赏:铭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誓言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体会到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

有了明确的方向,我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专科培训,掌握前沿技术,注重多学科协作,提升复杂病例综合诊疗水平。要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优化服务流程,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要加强医患沟通,注重患者心理疏导,提升就医体验。要投身公共卫生服务,参与基层健康宣教、疾病筛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动担当,发挥专业力量。要重视科研与创新,结合临床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成果转化,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参与适宜技术推广,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我深知,白大褂承载的是生命的重量,是百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任。无论是抗疫一线的日夜坚守,还是手术台上的分秒必争,我始终铭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誓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我们必将以更高的标准、更暖的服务、更强的担当,为阳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气象局正高级工程师郭泽勇:让气象科学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络

作为一名市管拔尖人才,我既倍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借此机会,跟各位交流气象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阳江既有风和日丽的温柔,也承受着台风肆虐、暴雨倾盆的考验。阳江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赋予了这里异常复杂的气象条件。正是这样的挑战,让我们的工作特别有意义。而且,新的气象已经渗透到绿色能源、航空航天、低空经济这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大局中。

近年来,阳江海域成为火箭发射的重要试验场,火箭能抓住发射窗口顺利升空,背后离不开精准的气象保障。还有,田里的农作物什么时候施肥;低空经济中,无人机送货线路怎么选择,才能避开不稳定气流;应急救援时,什么时候开展行动最安全等,都需要“气象+”赋予力量。现在的气象服务早已突破防灾减灾的单一维度,变成了助推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常常在想:怎样才能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这座城市?答案很明确——就是人才的价值,将人才的专业势能转化为城市的发展动能。未来,我将聚焦海上风电、航天发射等领域,尽自己所能提供定制化气象解决方案,推动气象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让气象科学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络。

阳江翌川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吴联权:助推阳江镍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我深知“拔尖”二字背后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第一,热爱是前行的动力。无论是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还是实践应用,唯有保持对事业的热爱,才能在枯燥中坚守、在挫折中坚持。热爱,让我们在未知的领域始终保持探索的勇气。

第二,创新是突破的关键。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唯有打破思维定式,敢于挑战传统,才能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我们公司团队在金属材料的研究中,获得国家技术专利50项,不断地进行技术工艺创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创新需要敢为人先的魄力,更需要脚踏实地的验证。

第三,合作是成功的基石。个人的力量终有局限,唯有融入团队、开放共享,才能激发更大的能量。在科技创新中,我们与国内多所高校院所、企业展开合作,跨学科、跨领域的思维碰撞让我们突破了技术瓶颈。拔尖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深度,更需要协同创新的格局。

第四,责任是使命的担当。“拔尖”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成就,更在于用所学服务社会、回馈国家。无论是攻克“卡脖子”技术、培养青年人才,还是推动成果转化,我们始终以“国之大者”为己任。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金属材料领域,为阳江镍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阳春市唐羽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羽:将农产品与文创产业有机结合

作为市管拔尖人才的代表之一,我深知,这份荣誉背后不仅是我个人的努力,更是团队的共同奋斗和家乡人民的厚爱。

创业之路并不容易,作为一名返乡的新农人,我面临了从资源、市场到技术的重重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创新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推动“狗仔豆”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更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现代营销手段,将家乡的美丽与“狗仔豆”的价值带到了全国各地,成功打开了市场,为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未来的路上,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打造一个“狗仔豆”品牌,而是希望通过这条产业链,构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将阳春的农产品与文创产业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我们的创意不仅体现在产品上,还体现在打造的“狗仔豆”产业文化创意园上。我们计划开发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把阳春的历史、风景、文化通过创意包装推向更高端的市场。

荣誉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将继续携手我的团队,永远保持对家乡、对创新的热爱与责任,让阳江的特色品牌在未来更加璀璨夺目。

阳西县丰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海衬:扎根乡土,以奋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当选市管拔尖人才,我深感荣幸,更感责任重大。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农业一线奋斗者的激励。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每一位在乡村振兴路上并肩奋斗的乡亲,属于这片滋养我们成长的土地。

创业路上,我深知技术是农业的生命线。我们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引进良种良法,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实现甘薯亩产增收超千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优先雇用+技术培训”模式,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支持,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站在新起点,我将继续深化产业融合,加快红薯干、红薯粉等深加工生产线建设,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升级,提升附加值。推动科技强农,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广耐盐水稻、数字农业等新技术,推动种植自动化、智能化,助力农业现代化。助力共富共享,扩大“合作社+农户”模式,为更多村民提供技术培训与就业岗位,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农业是充满希望的产业。我将始终牢记“为农民奔走、为农民代言”的初心,以实干回报信任,用创新书写担当,为实现阳江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广东阳江发布编辑部出品

来源 | 阳江日报(记者/杨辉南)

图片 | 阳江日报资料图 阳江市人民医院 阳江市第一中学

编辑 | 周雅

校对|颜振勇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苏小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