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人工智能产业变革与应用赋能专题报告会暨全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举行。
近日,全国不少城市“政务圈”都引入了“AI公务员”“AI助手”,以人工智能推动政务服务效能。
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叶永忠现场讲解了中山在人工智能和政务服务融合发展的情况。
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叶永忠。
近年来,中山借助人工智能,推动集约基础建设、重塑应用流程,加速营商环境智慧优化。
叶永忠表示,中山集约基础建设,厚植人工智能发展沃土。目前,全市已建成超3万核政务云,建立政务云资源统一调度机制,有效满足人工智能模型部署承载需求。全市已建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产政务大数据中心,归集政务系统358个,汇聚数据62.87亿条,数据容量约10.7T,涵盖政务服务、征信金融、宏观经济、行政监管等领域,为AI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数据环境。
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山重塑了政务服务应用流程,加速营商环境智慧优化。
例如,叶永忠介绍,中山已推行“人工智能+审批改革”。当前,中山已运用RPA(又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智能技术,实现企业设立、就业登记、医社保等14项高频业务“智能审批”,全自动化流程执行时间缩短至2分钟,效率提升80%以上。
中山已推行“人工智能+智慧热线”,与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共同创设大语言模型政务服务领域联合创新实验室,运用智能机器人开展7×24小时智能派单,派单准确率保持在94%以上,并逐步建设智能客服、智能助手、智能知识库等数字辅助支撑应用。
中山已推行“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基于国家级平台“鹏城实验室网络靶场中山分靶场”,引入AI大模型探索高强度对抗下网络安全主动防御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智能化、主动化的创新发展。
“中山与奇安信、启明星辰部署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辅助安全运维人员对安全事件进行研判分析,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叶永忠表示。
中山已推行“人工智能+公共资源交易”。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在招标、评标、监管全流程变革,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流程审批”向“智慧服务”转型。
面向未来,中山融合运用DeepSeek的计划也非常明确。叶永忠表示,中山市政务和数据局将聚焦“DeepSeek+政务应用”“Deep Seek+民生服务”持续深入探索,赋能企业服务提升,通过DeepSeek与政务领域场景结合,在政策解读、政务办事智能指引、边聊边办、一件事随心组合办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以全域全时全场景为牵引,中山还将创新推出“AI+公文写作”“AI+协同办公”等场景应用,全面提升政府办公效能。
除了利用AI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中山还将利用人工智能手段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智能编标助手”应用创新,在编制采购文件、土地出让文件等环节实现智能辅助编制交易文件、文件敏感词智能检测,提升交易文件编制规范和效率。
相关报道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通讯员 姚泳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