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乔 | 全球第一!细数《哪吒2》百亿票房神话的“含湾量”

今日香港地
+订阅

2025年春节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横空出世,凭借精良的制作、深刻的主题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强势出圈,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截至2月20日,《哪吒2》的全球票房已经超过126.55亿元人民币。这场全民观影狂欢背后,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的破圈,更折射出中国动画工业体系的成熟蝶变。

《哪吒2》的震撼视觉背后,是大湾区动画产业链的集体亮剑。例如,片中龙族“裂空爪”撕裂空间、岩浆喷涌的特效,正是深圳洛克特视效科技的技术团队通过多层材质建模和上亿能量粒子分层堆积,才将这一超现实场景转化为了银幕奇观。

04:22

有乔 | 全球第一!细数《哪吒2》百亿票房神话的“含湾量”

大湾区企业提供的不仅是技术方案,更是工业化体系的关键节点。这种技术突围不仅体现在视觉奇观上,更渗透到制作流程的每个环节。深圳泽森软件自主研发的渲染系统,将复杂场景的渲染效率提升40%,让电影中神话世界的每一片云霞都流动着数字科技的韵律;华强方特打造的“数字瀑布”,通过每秒数百万次的水流运算,让传统水墨意境与现代流体力学完美交融。

从1600人到4000人,从单一团队到138家企业联动,《哪吒2》的工业化进程就好像大湾区动画产业的缩影。当黑屋文化将《深海》中积累的粒子水墨技术移植到敖丙的龙鳞设计,当瑞云科技用云端协作系统串联起粤港澳三地工作室,这场跨越五年的“动画长征”已然超出电影范畴,成为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实验场。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协同并非简单的资源堆砌。卡扑创意在角色建模中引入游戏行业的动作捕捉技术,将传统动画的“逐帧绘制”升级为“智能生成+人工精修”的混合模式;东莞衡立泰的周边产品开发与电影制作同步推进,让IP衍生品在首映日便铺满全国院线。这种“技术研发-内容生产-商业转化”的闭环,正重塑中国动画的产业生态。

凭借出色的制作,《哪吒2》还收获了无数国外观众的点赞,国产优秀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引起了共鸣。有海外影评人发现,影片中传统建筑还原到位,打斗场景的运镜更是充满好莱坞式的节奏张力——这种“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表达方式,正是大湾区“中西交融”文化特质的银幕投射,《哪吒2》用大湾区的前沿技术,讲述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命题。

笔者认为,《哪吒2》的百亿票房不是终点,而是优秀中国动画产业借助大湾区的工匠精神走向全球化的起点。当深圳的科技基因遇上香港的国际化视野、澳门的文化多元性,一个世界级的动画产业矩阵正在形成。从《大圣归来》的技术启蒙到《哪吒》系列的工业突破,再到《深海》的美学探索,大湾区企业始终站在中国动画变革的最前沿。

站在126亿元票房的历史节点回望,这场由大湾区科技力量托举的动画出海,不仅改写了中国电影的市场格局,还在改变由西方文化主导的叙事逻辑,迪士尼、皮克斯等国外动画大片的全球票房地位并非不可动摇。当哪吒踩着风火轮掠过全球的夜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IP的商业成功,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数字时代的文化觉醒。这场觉醒,正从粤港澳大湾区出发,向世界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GDToday记者 李乔新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