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惠州将抓好十大工程,涉及交通产业民生等领域
2月19日上午,惠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抓好“十大工程”,涉及交通、产业、防洪、民生等多个领域。
一是“丰”字交通主框架工程。加快建设1号公路(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环岛高速,动工建设惠坪高速,实现“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
二是千万级干线机场工程。全力推进惠州机场二期改扩建,加快机场高速前期工作。
三是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工程。建成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及16个主题驿站,导入高端宿集、公共服务等功能,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四是南昆山、罗浮山整体提升工程。充分挖掘两座山的价值和优势,加强艺术设计,加快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提升知名度、影响力,打造全球旅游目的地。
五是滨海旅游公路工程。推动国道G228惠州段129公里滨海旅游公路建设,进一步释放惠州“山、海、城”景观资源潜力,带动沿海文旅融合发展。
六是西湖及周边区域优化工程。整合建筑艺术计划资源,高站位提升古城规划设计水平,推进西湖荟客厅、府城文旅融合提升、水东街文旅业态更新等重点项目建设。
七是绿网慢行系统工程。以绿网建设为牵引,带动生态环境整治提升。通过连接和提升绿道、碧道、骑行道、古驿道、森林防火通道等慢行通道,形成总长约1100公里的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绿色生态游憩网络。
八是防洪排涝工程。完成淡水河先行段项目建设任务,动工建设淡水河一期、增江龙门段、潼湖流域洪水出口通道一期工程,加快推进淡水河二、三期前期工作及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周边水系整治工作。
九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程。推动各县(区)分别规划建设1个以上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引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增加值力争实现1200亿元。
十是“惠民速办”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依托12345热线平台,从“接通电话”向“解决问题”转变,统筹各地各部门资源,搭建统一调度平台,打通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社情民意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把市民“有感小事”办成民生“暖心大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统筹:罗锐
采写:南方+记者 马发洲
制图:张雅
视频后期:王昌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