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民政工作怎么干?5个关键词“划重点”

广东民政头条
+订阅

近日,2025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总结2024年广东民政工作,明确2025年任务。

过去一年,广东民政工作有哪些亮点?今年广东民政工作怎么做?5个关键词为你“划重点”。

关键词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将累计完成这类家庭适老化改造至少9.7万户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要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必须把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作为大事要事来抓。

过去一年,广东各级政府为1486万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民生十大工程”重点推进。2024年共为3.4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累计改造超过8.8万户,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全省现有老年助餐服务点3652个,新增221个,全年服务老年人共计3254万人次。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全年累计完成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超8万人次。

今年,广东将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工作。加快发展银发经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方面,广东民政部门将持续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2025年底全省累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9.7万户。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发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深化“长者饭堂”建设。持续开展养老机构综合评估和星级评定,高效完成2025年省十件民生实事确定“公办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的任务目标,到2025年底,评定为一级以上服务等级的乡镇级公办养老机构、评定为二级以上服务等级的县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有率达到80%。鼓励珠三角9市开展“湾区养老”服务试点,进一步推动香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扩大实施范围。

关键词2:兜住民生底线

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模式拓展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兜底性制度安排。

去年,广东社会救助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落实省十件民生实事任务,省月人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1001元、826元,月人均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分别达1646元、1384元,保障标准位居全国前列。至2024年底,近490万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全省实施临时救助10.7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15亿元。继续将62万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纳入民政救助范围。

今年广东将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拓展。会同相关部门完善低收入人口就业救助、产业帮扶等发展性政策措施。完善“粤众扶”综合救助信息系统,集成经办服务、经济核对、动态监测、供需对接、全程监管等功能应用,强化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推进“一门受理、一网核对、一站通办、一键链接”的救助事项“一件事”集成改革。

关键词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研究集中养育孤儿成年后安置办法

社会福利是改善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状况的重要制度安排。

去年广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集中养育和散居养育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295元和1484元。儿童福利机构从106家优化为33家。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02元、270元,全省共有129.91万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政策。

2025年,广东深化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持续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基本生活保障,加强监护困境儿童保障。研究制定集中养育孤儿成年后安置办法。研究制定促进病残孤儿回归家庭的意见。深化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鼓励开展“类家庭”养育,探索面向社会开展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康复等服务。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做好2025年两项补贴提标等工作。

关键词4: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服务

推进公园式景区式婚姻登记机关建设

殡葬、婚姻等专项社会事务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是民政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去年,广东社会事务服务管理进一步优化,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办理量居全国“跨省通办”试点省份首位。2024年全省免除城乡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用约6亿元,并进一步推动减项降费优服务。

2025年,广东将组织申报第三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推动婚俗改革试点提质扩面。推进公园式景区式婚姻登记机关建设,让结婚更有仪式感、更有纪念意义。扎实做好殡葬工作,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

关键词5:创新社会治理

将深化“乡村著名行动”52个重点镇建设

“小地名”在提升公共服务、传承乡土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大作用”。去年,广东区划地名工作有序推进。全省规范命名新地名12.03万个,更新完善地名信息2.89万个。

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方面,过去一年,广东围绕国家战略优化登记布局,登记成立一批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组织。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标准《社会组织信用建设和管理规范》,加强信用监管。引导全省社会组织服务“百千万工程”,并持续推进“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专项行动。

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省慈善组织共2003家,慈善信托备案合同规模13.5亿元,居全国前列。3万多名“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社工扎根一线,建立200万多户的服务档案,推动民政惠民政策落实落细。

今年,广东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深化52个重点镇建设,推动重点镇所在县(市、区)全面开展乡村地名建设,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传承。鼓励支持在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成立社会组织,健全完善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制度。促进慈善事业规范发展,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着力为基层减负赋能,推动“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优化升级。

南方+记者 吴晓娴 通讯员 莫冠婷

编辑 朱琦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