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场“她”盛会,释放了什么信号?

粤政头条
+订阅

2月13日至15日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为广东妇女事业谋篇布局定基调,选举产生广东省妇联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相关阅读>>谭萍当选广东省妇联主席

接下来,广东妇女事业要怎么干?如何更好守护广东6000多万妇女、2000多万儿童?透过这场“她”盛会和《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简称《报告》), 可通过一组关键词,看见未来5年广东妇女事业发展的实举措和“小目标”。

2月15日下午,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举行。

2月15日下午,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举行。

关键词1:团结

从推动中国制造业品牌享誉全球的董明珠,到照亮生命科学未来之路的颜宁,再到坚韧不拔为国争光的跳水冠军全红婵,编织乡村振兴美好图景的“荔枝妈妈”林常珍……广大妇女主动融入广东发展大局,在千行百业积极干事创业、勇敢拼搏,绽放着独特光彩。

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妇女工作最可靠最有力的助手。

过去5年,省妇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同心奋进共逐梦。

新征程上,“团结”依然是省妇联工作的关键词。《报告》8次提及“团结”:

团结广大妇女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而努力奋斗;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妇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为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再造一个新广东而团结奋斗……

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妇女,就是要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妇联工作始终,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

具体而言,广东将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学习等常态化长效化制度,用心创新宣传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妇女心田。推进妇联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让“南粤女声”传得更广、“妇联好声音”唱得更响……

放眼南粤大地,从城乡社区到田间地头,从机关单位到企业车间,从学校课堂到农家小院,正掀起一波波巾帼宣讲热潮。“她声音”把党的政策和主张传播到最基层,把时代的“最强音”传递给广大妇女群众,凝聚起前行共识,激发着奋进力量。

与此同时,妇联组织持续为妇女释放创造活力、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平台——全省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9.43亿元,助力56.8万名妇女增收致富;3.5万个“妈妈岗”、300多场“金凤展翅”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惠及育儿家庭1.2万人次、女大学生2万人次。

未来5年,妇联组织如何继续团结带领妇女建功新时代?《报告》强调,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大力弘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动员组织广大妇女为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发挥“半边天”作用。

其中,要深化拓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大力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落到细处,广东拿出不少“硬招”“实招”——将持续做好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实施“花开南粤 美在庭院”提质扩容系列行动建好办好妇女创新创业基地、女科学家分论坛、女性科技创新活动……

2024年11月17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妇联 供图

2024年11月17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妇联 供图

可以期待,未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妇女干事创业的舞台将更加广阔、支撑将更加有力、前景将更加光明。广大妇女将在制造强省、科技创新强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领域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关键词2:服务

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定位是引领、服务、联系。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是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

广东各级妇联提升引领服务联系的精准性,更有效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多项指标领先全国:率先开展全省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初一女生HPV疫苗接种率达80%以上;率先出台母婴室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率先建立集中供养儿童照料护理补贴制度……

新时代对妇联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引领服务联系的精准性。《报告》提出,要让服务更可感可及

具体而言,要坚守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在办好妇女家庭可感可及的实事上走在前。其中,要全心全意营造发展环境、尽心尽力维护妇儿权益、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2023年起,广东省各级妇联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六送”活动。图为省妇联携手省人民医院专家赴云浮郁南开展义诊服务。广东省妇联 供图

2023年起,广东省各级妇联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六送”活动。图为省妇联携手省人民医院专家赴云浮郁南开展义诊服务。广东省妇联 供图

服务妇女儿童,事无巨细。大到全面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小到在母婴室等女性聚集场所设置急需用品互助盒均被写入了《报告》。

《报告》还要求,省市县三级妇联分别建成集多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加强“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等平台阵地建设,构建更加便捷、专业的维权服务网络;依托妇女儿童基金会、福利会等,促进妇联系统公益慈善健康发展……

桩桩件件、方方面面,展示着广东尽心尽力维护妇儿权益的决心。

妇女儿童事业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各层面、宽领域的系统工程。不只是妇联组织,广东多方都在发力,把温暖关怀送到更多妇女儿童身边。

2025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就提出,为孕产妇、新生儿提供出生缺陷筛查服务和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其中,要为超61万名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超73万名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鼓励社会机构、用人单位等参与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建设,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托位数不少于5.5个。

小切口,大民生。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有温度、有力度,将更大范围惠及广东妇女儿童。

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也是妇联组织做好服务妇女儿童工作的有效切入点。

《报告》提出,做细“家服务”,提升精准度感受度。大力推进巾帼家政进社区,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汇集巾帼志愿者力量,为困难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支持与帮助;探索提供更多家庭关爱服务,预防和化解家事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从妇女、儿童这些个体,到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单位,在方方面面,全省妇联组织服务妇女儿童的工作将更加精细、更有温度、更可感知。

关键词3:改革

为妇女提供专业婚姻调解服务、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课堂……在广东,一支37万人的各级妇联执委队伍发挥自身优势,妇女的贴心“娘家人”在广大妇女中产生强大感召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号角,专门提出要发挥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深化改革,正当其时。《报告》指出,全省妇联将深化妇联改革和建设,着力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妇联工作体系,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引领更见行见效、服务更可感可及、联系更广泛紧密。

近年来,广东各级妇联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已开展了不少探索:

壮大“娘家人”力量,村妇联主席进村“两委”比例达100%,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执委近33万人;

提升“娘家人”服务水平,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妇联服务型小程序“南粤女声+”,把妇联工作做进千家万户、做到妇女身边;

扩大“娘家人”覆盖面,全省建立“三新”领域妇联组织7.4万个,覆盖“三新”组织11万个。

省妇联举办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工作推进会暨培训班。广东省妇联 供图

省妇联举办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工作推进会暨培训班。广东省妇联 供图

这些探索,就是为了让妇女有事知道找“娘家人”、有事找得到“娘家人”、有事找“娘家人”帮得上忙。

新时代新征程对妇联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报告》频频“着墨”改革,多项举措值得期待——

全面加强妇联党的建设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可以期待,未来妇联干部队伍将更熟悉政策法规、更擅长组织协调、更具备服务意识,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妇女群众。

创新构建妇联组织形态实施推进“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三年行动方案;推广在村建立妇女小组、在社区建立网格妇联。这意味着,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三新”领域,在乡村、社区等基层,妇联组织将更大范围覆盖、工作将更常态化开展,女主播、女外卖员、女性村民、女性居民等,都能找到温暖“娘家”,更有归属感。

善建善用新媒体提质增效加强网上妇联建设,提质升级“南粤女声+”线上载体,努力打造妇女“点单”、妇联“接单”的数字生活新场景。可以期待,广东妇女将可随时随地通过线上平台反映问题、提出需求,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支持。

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新起点上,期待广东妇女事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广大妇女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字:南方+记者 马立敏 黄子欣 吴晓娴 祁雷

图片:南方+记者 张梓望 梁钜聪

编辑 朱琦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