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发现新物种“幽灵方头鱼”

广东科技头条
+订阅

南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联合浙江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者在南海发现鱼类新物种——幽灵方头鱼。

近日,该成果在经典分类学杂志《动物园钥匙》(ZooKeys)上正式发表。这是首个由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的方头鱼新物种。

幽灵方头鱼

方头鱼是南海重要的经济鱼种,因其头部形似马头,在不少地区有“马头鱼”的俗称。

其实这种鱼早已被南海沿海渔民熟知,由于其极为特殊的面部条纹,渔民称其为“鬼马头鱼”或“鬼马”,这也是幽灵方头鱼中文名的来源。

本物种的拉丁名则来自宫崎骏的动漫《幽灵公主》中的主角,幽灵方头鱼眼下红色的条纹与其面部的图案非常神似。

方头鱼主要分布在印太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南海渔获物中比较常见,加上本次发现的新种,我国海域总共分布有6种,但由于其栖息深度普遍较深,目前对这一类群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

本次发现的幽灵方头鱼形态与其他方头鱼明显不同,眼下具备鲜艳的红色条带,体表有暗灰色纵向条纹,尾部平截。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幽灵方头鱼与其他种类的遗传分化程度也极高。虽然目前获取的标本都采集自海南陵水至西沙群岛之间的海域,但推测幽灵方头鱼在南海西北部的陆坡区域应有分布。该物种体长可达40厘米,是近年来少见的中大型鱼类新种。

我国分布的方头鱼种类

本研究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黄皓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柯志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实验师张弛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海洋所基础前沿与创新发展项目以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支持。

南方+记者 钟哲

通讯员 谢文燕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