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中山大学极地”号完成星-机-船协同观测丨AI画时景
近日,“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冰区顺利完成船—岸海冰协同观测,首次在北半球最低纬度的海冰区,成功尝试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科考船联动的多学科海冰同步观测,为发展极地立体观测技术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当天,“中山大学极地”号率先开展无人机观测作业,以船舶为中心进行渤海海冰正射影像测绘,甲板上同时进行CTD观测及采冰作业,获取海水温度和盐度,海冰温度、盐度和厚度等物理、化学及生态参数。
在辽宁营口鲅鱼圈区金沙滩海岸附近,岸基观测小组使用无人机同步开展观测实验。该无人机搭载光学载荷,从海岸出发,以科考船为中心开展了渤海海冰测绘作业。
“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极地破冰科考船,具备极地全海深科考能力。本航次于1月4日从广州南沙出发,是国内12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国内首次冬季渤海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
|编者按|
围绕高质量发展,广东坚定不移求新,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南方+客户端推出《AI画时景》栏目,立足广东,聚焦全国,紧扣意义重大的科技创新、产业革新、重大工程建设节点事件,以“新”画“新”,用心绘“景”,融合AI技术与手绘,打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视角。敬请垂注!
策划:王溪勇
统筹:何勇荣 胡良光 纪蓓 张哲 张西陆
执行统筹:李珩丹 刘子葵
文案:傅倩影 实习生席婧飞
手绘/动画:张瑞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