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筵开百席!中山南头举办慈善灯酒会

南方+

00:45

传承百年,筵开百席!中山南头举办慈善灯酒会

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中山南头镇北帝社区“慈善灯酒会”举办,筵开290桌酒席,邀请了近3000位乡亲宾客参与灯酒会。

当晚,北帝庙旁,灯烛辉煌、彩旗缤纷,醒狮踏着激昂锣鼓点夹道旁,欢迎着本地乡亲、四海游子和九州宾朋来细叙契阔乡情、共襄慈善义举。

中山南头镇北帝社区“慈善灯酒会”举办,筵开290桌酒席,邀请了近3000位乡亲宾客参与灯酒会。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据悉,南头灯酒习俗自清末兴起以来,已有近200年历史,并入选了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筵开百席,灯盏尽开

傍晚8时,现场座无虚席。舞台上挂着多盏寓意“生意兴隆”“福寿双全”“一帆风顺”的花灯,成为众人参与慈善,争相竞投的热点。每有“投灯”成功的宾客,便会迎来乡亲们的一阵祝福,现场好不热闹。

舞台上挂着多盏寓意“生意兴隆”“福寿双全”“一帆风顺”的花灯。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舞台上挂着多盏寓意“生意兴隆”“福寿双全”“一帆风顺”的花灯。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百年时光风云变幻,北帝庙前繁闹未改。

走过雕梁画栋的牌坊,游走在中山市南头镇北帝社区游廊画壁的北帝庙中,龚庆荣等港澳乡亲们仿佛穿越百年,在璨若星河的花灯中,看见海外和港澳乡亲齐聚庙宇、荣归故里的热闹景象。

这些挂在北帝庙的花灯,是南头镇的文化坐标。200年前,村民于岁时节令开展祈福活动,后融合传统春节添丁挂灯仪式,兴起一年一度的灯酒会。

扎灯、开灯、挂灯、祈灯、投灯、饮灯酒,从清末至今,南头慈善灯酒会在北帝庙连年举办。

慈善灯酒会。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看见了花灯,就回到了故乡。”中山市南头花灯酒会非遗传承人袁强枝,当北帝人远走他乡谋生时,他们依然不忘携资返乡参加灯酒会的约定。这个约定,让南头慈善灯酒习俗在北帝延续了上百年,成为海内外北帝乡亲的乡魂载体。

省级非遗,灯灯相续

“正月十六,无论多忙碌,海内外乡亲都会自发回到北帝,长达近200年的慈善灯酒会,除了历史原因,几乎从未间断,这就是我们与海内外乡亲最深层的链接。”袁强枝说。

慈善灯酒会宴席会活动现场,布满了当地中小学生制作的新花灯。“慈善灯酒会一直有扎灯、开灯、挂灯、祈灯、投灯的习俗,为了让本地中小学生能积极参与传承这个长达近200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帝社区 党委副书记曾坚凡说,社区已经持续十余年举办花灯制作比赛,每年从各大中小学征集手工花灯300余盏,用于每年慈善灯酒习俗的装饰。

慈善灯酒会。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近年来,随着海外及港澳乡亲越来越多,挂花灯、吃酒宴演变为海外和港澳乡亲做善事、行义举的载体。

“这是我第二年参与南头慈善灯会习俗,自从住进南头,我更多地参与到本地习俗活动。慈善灯酒会不仅热闹,还富含深意。它是凝聚乡情,弘扬民间慈善文化的载体,也是非遗文化传承的纽带。”香港乡亲龚庆荣说。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摄影/摄像:叶紫潇

剪辑:南方+记者 林雨萱

编辑 卢子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