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半间,珠江商管的经营性物业资产规模达到了180万方,而且,在近几年存量不动产行情低迷的背景下,珠江商管的在管资产平均出租率高达92%。这份成绩背后,是哪些要素在支撑?明源不动产研究院近日对话珠江商管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周星星,解码珠江商管在管理机制改革、业务改革、产品观与数字化改革等方面举措和成效。
2020年起,珠江实业集团将下属二级企业的存量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整合,成立了珠江商管作为平台。据周星星介绍,珠江商管从2022年开始,与不动产数字化服务商明源云,筹备的商业经营数字化管理(CM)平台,在2023年6月正式上线。在数字赋能下,珠江商管已经达到了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预期目标,具体有4个方面成果。
首先是管理层对业务数据的掌握程度,上了一个台阶。因为国企手中的资产众多、数据庞杂,过去管理人员想快速获得某一项业务数据,是非常难的。
周星星举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案例:“我们经常在外参加各种会议,会有大量的业务交流。过去要想在这种场合下快速获得某项具体业务数据,是非常难的。以前我要发信息让一线员工提供信息,一个问题至少10分钟才有答复。但现在我可以通过CM平台即时查询,马上就可以完成一轮有效的业务交流。”
其次,强化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水平。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梳理,目前珠江商管的业务流程已经实现了高度标准化,每个员工在业务流转中扮演的角色都更加清晰了。
再次,业务细节的可视化,大幅提升了风控水平。周星星表示,过去许多业务上的风险是隐性的,比如很多合同在条款谈判、定价细节上,都是由具体的业务人员把控的,管理层和同事之间很难掌握全部的信息点。
而现在,数字化系统能够将合同的所有细节实现可视化呈现,大量潜在的风险点成为了显性内容。
据周星星介绍,目前珠江商管已经将租赁方案实现了高度标准化,在获取到商机时,数字化系统就会根据既定的租赁条件自动进行筛选。这对国企资管的风控有很大帮助,也减轻了过程中经办人的负担。
最后,对业务数据的分析,更加精准了。周星星表示,以前业务数据都需要各部门人工统计、报口径,但业务数据变动太快,总是会造成统计结果的偏差和数据分析的不准确。
现在,珠江商管内部已经不再使用Excel表单,所有运营数据只有一个出口,就是数字化管理平台。当资产的运营状态全部实现在线实时掌控后,做数据分析就准确多了。
比如某一写字楼出租率如果下降了,数字化平台能迅速看出下降幅度、具体下降的产品和区域等等。通过实时业务数据,可以快速分析现状、制定对策,深度赋能业务的后续开展。这能帮助团队更快找到业务卡点,也对业务决策形成了精准有力的支撑。
南方+记者 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