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育•亮人生】从“假期模式”到“学习模式”的心灵过渡——南光中英文学校寒假返校心理指南

南光教育
+订阅

从“假期模式”到

“学习模式”的心灵过渡

—南光中英文学校寒假返校心理指南

寒假即将结束,新学期的脚步越来越近。你是否发现,假期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而开学的日子却似乎来得特别突然?其实,这种“假期综合征”不仅学生会有,家长也常常感同身受。为了让学生和家长都可以更好地做好返校准备,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如何让孩子寒假后的返校变得轻松、顺利,甚至充满期待。

心灵小锦囊之学生篇

“仪式感”帮你切换模式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心理锚点”,指的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或仪式,帮助我们快速进入某种状态。比如,开学前整理书包、准备新文具、写一封给自己的“新学期寄语”,这些小小的仪式感能帮助你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

“情绪地图”画出你的心情

如果对开学感到紧张或焦虑,不妨拿出一张纸,画一画你的“情绪地图”。在纸上画出寒假的快乐时光和新学期的期待,再用不同颜色标注你的情绪。你会发现,焦虑的背后,可能也藏着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好奇。

“小步前进”化解压力

面对新学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试着把目标拆解成小步骤,比如“第一天先适应课堂节奏”“第一周交一个新朋友”……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看一集喜欢的动画片,或者吃一块巧克力。

“社交充电”找回归属感

寒假里,你可能很久没见到同学和老师了。开学后,不妨主动和他们打个招呼,聊聊假期的趣事。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交关系能帮助我们更快适应新环境,也能让开学变得更有趣。

心灵小锦囊之家长篇

“共情式倾听”化解焦虑

如果孩子对开学表现出抗拒或焦虑,家长可以试着用“共情式倾听”来回应。比如,当孩子说“我不想开学”时,不要急着说“这有什么好怕的”,而是试着说“妈妈/爸爸理解你的心情,开学确实需要适应。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让它变得轻松一点?”这种回应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家庭会议”制定新学期计划

开一次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讨论新学期的计划。比如,每天的学习时间如何安排,周末可以有哪些放松活动。让孩子参与制定计划,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也能减少对开学的抵触情绪。

“榜样力量”传递积极心态

家长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如果家长对开学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比如“新学期又可以学到新知识了”“你一定会遇到更多有趣的事情”,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对新学期充满期待。

“情绪容器”接纳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家长可以扮演“情绪容器”的角色,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急于纠正或批评。比如,当孩子抱怨“作业好多”时,可以说“妈妈/爸爸知道你有点累,休息一下再试试看,好吗?”

家长和孩子的心灵小练习

“3-2-1”情绪调节法

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试试“3-2-1”练习:说出你看到的3样东西、听到的2种声音、感受到的1种触觉。这个练习能帮助你快速回到当下,缓解紧张情绪。

“感恩日记”记录美好

每天睡前,和孩子一起记录一件当天值得感恩的小事。比如“今天老师表扬了我”“今天和同学一起玩了新游戏”。通过记录美好,培养积极的心态。

寒假后的返校,不仅是一个时间的过渡,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假期里的快乐回忆,勇敢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也希望家长们能够用理解和陪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适应期。

让我们一起,从“心”出发,迎接新学期的美好!

心理援助热线:

如果您有任何返校适应或其他方面的心理困扰,可以参考以下求助方式:

佛山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0757-82667888

南海区心理援助热线:

0757-81261333(每天8:00-20:00)

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18011959205、15626197578(每天9:00-21:00)

南光中英文学校心理老师:

13160868197(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