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多元化解示范案例,涉及物业服务质量、小区车位物业收费、旧物业退场、业主拒交物业费等争议的高效化解。其中,肇庆端州区人民法院“打造“法院+人大代表”解纷新模式”一案入选。
打造“法院+人大代表”解纷新模式
基本案情
肇庆市某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签了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为其提供物业管理服务。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共6户业主逾期未交纳物业服务费。物业公司多次催收未果,遂向肇庆市端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6户业主交纳拖欠的物业服务费及违约金。经法院指派2名具有区人大代表身份的调解员调解后,6户业主均当场缴纳完所拖欠的物业费3万余元,物业纠纷在诉前实现批量实质化解。
工作亮点
肇庆市端州区人民法院与区人大常委会建立“法院+人大代表”诉前调解新模式。一是“向前”延伸,在辖区4个街道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就地化解;二是“对症”解纷,组建物业纠纷诉前调解团队,选聘住建、街道办、居委会等对应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担任调解员介入调解,人大代表在调解工作中具有社会威望高、群众基础好、沟通化解能力强的优势,能将业主指出的物业服务问题向物业公司反馈,并督促物业公司主动改进服务,另一方面也向业主释明拖欠物业费的违约责任及不良后果,促使业主主动缴清费用;三是“共同”发力,将人大代表的群众基础和专业优势与法官法律专业优势相结合。法院指派指导法官对调解全程跟进、协助、指导,法官结合物业法律法规和示范判例,释明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为物业公司整改提出法律建议,为群众提供更精准高效调解,推动物业纠纷前端治理、多元化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