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的成长周期,创造新的辉煌成就丨七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南方评论
+订阅

文丨南方日报评论员

“新征程上,广东一定能率先克服成长中的烦恼,走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门,开启新的成长周期,创造新的辉煌成就。”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吹响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冲锋号角。

时间是奋斗的尺度,标记着发展的轨迹。这些年,广东毫不动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着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已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岭南特色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现代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到经济周期性、产业结构性问题叠加,再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带来新挑战,这几年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殊为不易,不仅有风和日丽,也有疾风骤雨。

因其不易,更需勇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广东正处在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过渡期,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碰头,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但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位,具备坚实的产业科技创新基础和创新优势;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扎根广东,还有大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既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广阔市场,也提供了最充沛的人力资源……这是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优势所在。坚定信心,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问题,经历转型之痛、升级之难后,发展之船必将驶出三峡、乘风破浪。

因其不易,更彰不凡。实践证明,风险挑战是最好的“磨刀石”,卓越企业往往是在经历生死考验后涅槃重生的,大国崛起往往是在化危为机中加速实现的。广东现在前行的难度越大、遭遇的磨砺越多,未来的回报必将更加丰厚,达到的高度必将更加瞩目。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披荆斩棘中一路前行、在战胜困难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广东经济同样如此。比如,近年来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广东经济外向度高,受到的冲击尤为直接。面对诸多挑战,广东外贸迎难而上、顶压前行,2024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9万亿元,逆势增长9.8%,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广东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因其不易,更显担当。广东改革发展先行一步,既能享受实验区的红利,也会较早遇到发展中、转型中的难题,这是历史必然,也是历史使命。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一定能够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这是先行地的使命所系,也是担当所在。比如,面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奋力开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面对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要下大力气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作为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总之,必须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更好发挥窗口作用、先行示范作用、排头兵作用、挑大梁作用,在攻坚克难中展现广东担当。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一路走来,广东经历风雨、屡创奇迹,越来越从容、越来越坚毅。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满油、充足电,锚定目标、整装出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把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顺利开启新的成长周期,创造新的辉煌成就!

编辑 毛帅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