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西北地市“新春第一会”吹响产业奋进号角,快来打call!

山海观
+订阅

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举办重点项目签约开工仪式、县(市、区)主官立下发展“军令状”……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粤东西北各市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召开地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贯彻全省大会精神,部署新一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施工图”,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奋力打好产业发展主动仗。

“新春第一会”召开,你为粤东西北哪些地市点赞?(可多选) 汕头:培育壮大“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 韶关:努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 河源:持之以恒做优做好“1+3”先进制造业 梅州:力促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取得突破 汕尾:做实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全力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 阳江: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 湛江:落实好“四个抓”,加快打造“六个湛江” 茂名:在“五链共建”向“多链共建”拓展中培育新质生产力 清远: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 潮州:干好“大抓工业产业、提升城乡风貌、做好‘侨’的文章”三件大事 揭阳: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 云浮:培育壮大绿色建材、金属智造、现代农业“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提交

大小齐抓,轻重并举,新旧并进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

粤东西北地区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发展腹地广阔、生态环境优美,粤西粤东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些都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粤东西北各市新春第一会,均提出一手抓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

海洋大市粤西湛江大小齐抓、轻重并举,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打造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绿色食品、蓝色海洋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加快食品加工、家电、造纸、羽绒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化转型、绿色化升级,并抓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特色海洋产业集聚带。

位于湛江海域的“恒燚一号”智能化养殖平台。吴东俊 摄

位于湛江海域的“恒燚一号”智能化养殖平台。吴东俊 摄

河源提出,持之以恒做优做好“1+3”先进制造业,即1个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个百亿级的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产业集群,推动钢铁、家居、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梅州提出,要力促实体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电子信息、电声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机电装备、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推进省级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建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低空旅游、低空物流等业态加速发展。

汕尾提出,坚定不移抓好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3+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强而进”、传统产业“向高而攀”、服务业“向优而行”,不断挺起汕尾现代化建设产业“脊梁”。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决胜未来的“胜负手”。粤东西北各市也积极在新产业上发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粤西阳江积极建好绿能示范产业园,加快谋划商业航天创新发射中心及科创产业园区。去年2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阳江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9颗卫星发射升空,阳江具备“在近海或近岸发射与太阳同步的南射向轨道卫星”的优势,该市正在全力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去年2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阳江海域发射卫星。受访者供图

以石化起家的茂名,正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破解石化“一业独大”的产业局面。

该市依托茂名石化、零碳产业园、欣旺达电白基地、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华南钛谷五大链主项目引领,加速“五链共建”向“多链共建”拓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首套装置投用。柯裕清 摄

钛是三大轻金属之一,小到智能手机等生活用品,大到潜水器、航空母舰等大国重器,钛材料都扮演重要角色。在茂名高新区的华南钛谷,一个产值达千亿元的钛锆产业集群正在孕育崛起。“华南钛谷第一阶段多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分批投产,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约515亿元。”粤桥新材料董事长李吕华说。

招商签约开工齐推进,拉弓满弦促发展

新春第一会,既是“动员令”,更是“开工令”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各地以开局就开干、起步即冲刺的状态投入到新一年工作中。

“2025年梅江区力争实现GDP增长5%目标”“阳春将以‘提升落实年’为主抓手,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新兴县力争GDP、固投、外贸增长5%以上”……在各地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县(市、区)主官纷纷上台表决心、晒目标、亮举措,立下军令状,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动能传导到基层

各地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同时,也随即开展招商和重点产业项目动工仪式,以实际行动将产业发展“施工图”变成“实景画”。

粤北韶关新春第一会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招商,会议现场设有大数据和电子信息、农林水文旅康养、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商贸物流等五个专场产业招商对接会,现场达成签约项目118个,总金额319.5亿元。韶关大数据产业扬帆起势,着力打造服务大湾区人工智能AI、数字经济发展的算力底座,该市在推动钢铁、有色金属、机械锻造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正大力发展大数据、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韶关算力项目。受访者供图

阳江将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到了工业园区生产一线。当天,阳江举行全市第一季度重点项目动工、竣工仪式,共有94个、总投资425.9亿元项目开工,年度计划投资120.8亿元,另有89个、总投资235.4亿元项目投产。

“开工大吉!”在揭阳高新区,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工建设。这是围绕揭阳大南海大石化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新型研发机构,由当地政府与高校、企业共建,助力揭阳打造千亿级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揭阳还举办企业家新春座谈会,举行32个、总投资52.7亿元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涵盖先进制造业、高端科创平台、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清远提出要持续抓好“十大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在清远产业发展主战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举行23亿元项目签约活动,并现场聘任11名招商大使,开启新一年产业大招商。

干字当头,强作风提能力抓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各地高质量发展大会不约而同将强作风、提能力、抓落实作为新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湛江在全市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组织实施“政治生态优化”“干部状态提振”“组织保障护航”“干部队伍赋能”4项行动,部署18项工作、45项具体措施,释放“闯创干”的强烈信号。

阳江提出把今年定为“提升落实年”,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干字当头,加快构建与大湾区同标高的营商环境,持续加强招商引资、企业筹建、企业服务“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擦亮“效率阳江、服务阳江、诚信阳江”的营商环境品牌。

云浮提出要优化营商“软环境”,以企业满不满意为导向,健全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设立“书记市长企业家日”,并出台助企惠民促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享受政策红利。

潮州提出全面打响“重大项目突破年”行动,全力冲刺项目策划、项目投资、项目招商“三个突破”,推动八大支柱产业链式改造,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抢占“大风电产业”千亿新赛道,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增长极。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时光不负实干者。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征程上,粤东西北必将干出新业绩、产业节节高!

●专家点评

优存量拓增量,在产业赛道上奋力追赶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燕雨林认为,粤东西北等后发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根本。燕雨林建议,粤东西北既要做优传统产业的存量,也要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做好产业增量。

粤东西北如何发展自己的新经济和新产业?“粤东西北有海洋、生态、土地等资源优势,要实现资源变产业,还是要靠技术、人才、金融等生产要素的加持。”燕雨林认为粤东西北要立足自身资源融入大湾区产业体系,但也不能一味地等待珠三角的产业输血,应对标广州、深圳不断优化自身的营商环境,出台政策吸引人才到粤东西北创新创业,并借助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的东风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力量,大力发展新经济和新业态,争取实现换道超车。

南方+ 记者 张俊 魏钰 刘稳 刘栋铭 范永敬 陈思亮 汪旭莹 李廷睿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