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同和村:客家习俗“担罗格”闹元宵

南方+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2025年大泽镇同和村闹元宵暨乡村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在同和村广场开幕。同和村各家主妇身穿喜庆红衣,担着一对罗格(篮子),来到后山上仙娘庙拜祭,笑逐颜开,开始喜闹元宵。

同和客家闹元宵是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同和客家闹元宵是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同和村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是新会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该村民风淳朴,至今依然保留独特的客家民风民俗,其中“闹元宵”最具特色,相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2022年,新会区公布了10个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和客家闹元宵为其中之一。

下午3时,身穿红衣的各家主妇挑起两个装着拜祭供品的“罗格”(篮子),来到村中空地上围成大圈。 游走几圈行大运后,在醒狮带领下,去到后山上的仙娘庙拜祭。

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姐妹们来一张合影。  

姐妹们来一张合影。  

展示各自带来拜娘娘的祭品。  

展示各自带来拜娘娘的祭品。  

利用枝叶逗醒狮。  

利用枝叶逗醒狮。  

民俗活动围观者众。  

民俗活动围观者众。  

2025年大泽镇同和村闹元宵暨乡村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幕。 

2025年大泽镇同和村闹元宵暨乡村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幕。 

在仙娘庙前,“罗格”整齐排列,排成“罗格阵”。 “罗格”是客家吉祥物,里面装着艾糍、水果、糖饼等祭品,“罗格”上所系的桔子和葱蒜,寓意合家生活吉祥,孩子读书聪明。

“摸摸狮子头,平安发财不用愁,摸摸狮子尾,万事顺风又顺水。”不少村民上前轻摸醒狮,有的还拿着枝叶逗弄醒狮,因寓意“枝繁叶茂”而满心欢喜。

当天晚上,村民们吃着客家围餐,舞台上,客家山歌、古筝演奏、魔术表演等轮番上演。凌晨吉时,村民抢上头香,在元宵讨个好彩头。

小妹妹尝试挑罗格。  

小妹妹尝试挑罗格。  

展示罗格里的祭品。  

展示罗格里的祭品。  

村民逛展位。 

村民逛展位。 

同和村丰富多彩的元宵活动。  

同和村丰富多彩的元宵活动。  

挑上罗格合个影。  

挑上罗格合个影。  

采写/摄影/剪辑:南方+记者 杨兴乐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