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中心城区,正在见证人文经济的奔腾。
2月11日正月十四,位于佛山城市中轴线上的九龙欢乐park将正式开园,现场同时举行一年一度的2025年大沥醒狮盛会(现场直播链接)。此前几天,盐步龙狮大会已经上演,2025灯湖中轴烟花汇演、泌冲狮会等更多大沥的精彩项目也将陆续呈现。这样的盛景,让人愈加深切地感受到人文经济的魅力。
这是大沥正式“进城”后的首个新春。节前不久,《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大沥被纳入佛山中心城区,南海灯湖中轴也成为佛山城市中轴的一部分。在全区两会上,大沥被寄望要在南海建设人文经济示范区上落到实处、走在前面。
进击中心城区,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入新能量,大沥以人文为马。助力南海建设人文经济示范区,大沥一马争先。
进击中心城区,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入新能量,大沥以人文为马。图为佛山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佛山中心城区,为何需要大沥人文经济?
正式“进城”,对一直持续打造“中心大沥”的大沥来说,意味着什么?
只把这当成一份值得庆贺的成就,显然是不够的。这当然是对大沥过往的肯定、是对大沥区位优势的确认,但更重要的是,对大沥的期望。
当前,“好城市”的定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佛山的城市发展面临很大挑战,需要一个城市品质更高、产业实力更强、人才活力更旺的中心城区。“再造一个新佛山”的过程中,需要中心城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展现更强的担当。
在这个过程中,大沥作为长期以来的产业大镇、人口大镇,又是新晋的中心城区,自然要展现自己的担当。随着“进城”,大沥需要加快从“产业镇”向“综合型城市功能区”转变。
随着“进城”,大沥需要加快从“产业镇”向“综合型城市功能区”转变。图为去年举行的“湾区时尚之夜”。沥宣供图
人文,是大沥“进城”的关键词。在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大沥镇委书记罗伟海表示,“中心大沥”从靠近中心到成为中心,未来将让产业更加厚实,城市更有意思、更有情怀、更有个性。大沥镇镇长仰国林表示,大沥要拓宽城市空间、创新产业空间、做实民生空间、开拓人文空间。
大沥的中心城区担当,尤其体现在人文经济学的践行上。大沥过去的城市发展中存在一些短板,近年来一直在践行人文经济学中转型提升。大沥镇副镇长高韵翔认为,发展人文经济不仅是顺应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战略路径。
2024年,南海提出要把人文经济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率先在大湾区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实践样本。过去一年,大沥人文经济在很多方面作出了自己的探索,是其文旅体活动最丰富、文商旅项目开花落地最多的一年。(相关链接:从探索到争先:南海人文经济示范区的“大沥战法”)
2025年是大沥“进城”之后的第一年,也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大沥为此提出了“六个攻坚”,人文经济发展攻坚行动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走“文旅+”融合之路 ,开展“艺企同行”,探索“公园+主理人+商业”新模式,推动商业形态、业态、生态全面升级等。
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大沥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镇相关部门代表上台表态发言。沥宣供图
在大沥镇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主任刘成看来,发展人文经济是“进阶城市”的必选项。
大沥人文经济,为何敢于一马当先?
落实人文经济,关键靠“实干”。大沥也已经意识到,人文经济发展需要各单位整合资源、协同落实,特别是要强化文旅与公资、经发等领域深度统筹,杜绝本位主义、形式主义,实现上下“一条心”、全镇“一盘棋”。
文旅是人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行的蛇年春节,就是大沥人文经济再展风采的一场盛宴。
例如2月11日正式开园的九龙欢乐park来说,目前已经开始了试营业。在春节假期期间,九龙欢乐park总客流量约20万人次,营业额超500万元,成为广佛都市圈一个新的亲子游打卡点。其中,客流高峰期的单日营业额达100万元,客流量达2万人次。
2月8日举行的2025盐步龙狮大会,大沥中联黄飞鸿武术龙狮协会的《网红大沥金鼓鸣》、UNION街舞团的《潮玩欢乐PARTY》、泮塘和坑口龙狮队的《群雄竞逐共发展》等一系列来自广佛两地的精彩节目纷纷上演,高潮迭起。现场观众频频叫好,通过网络直播观看的观众也纷纷留言点赞。
2月8日,“巳巳如意 网红大沥”2025盐步龙狮大会举行。沥宣供图
大沥新春这些精彩的活动背后,是人文经济学实践正在向纵深推进。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根本上,人文经济虽然包括文旅产业、文化活动,但是不等于文旅产业、文化活动,而是以人文价值为引领、以人文力量为引擎的高质量经济形态。对“中心大沥”而言,发展人文经济绝非简单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通过文化基因重塑城市内核,实现从“产业强镇”到“人文之城”的跃升。
南海区区长王勇在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时就表示,大沥要凭借高水平市场经济、高能级城市消费、高品质生活服务、高标准公共建设、高效益项目投资,在南海建设人文经济示范区中落到实处、走在前面。
为此,大沥人文经济将在2025年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引流赋能,推动产城融合。
在项目为王方面,大沥将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企业、文旅开发企业,力争年内落地一批、动工一批、建成一批、开业一批文商旅项目。例如,加快一批项目落地对接,并全力推进灯湖PARK一期“佛山不夜岛”水上秀场、鹿尔花园、大镇心研农场、大沥文体中心等项目。
在引流赋能方面,大沥将主动“造节”、活动引流,持续举办“秋茄文化节”“沙皮狗文化节”“灯湖中轴音乐季”“新春六大盛景”等品牌活动,以“文旅旺”带动“消费旺”。同时,用好各大平台,持续为项目、为企业宣传引流,推出“大沥十二时辰”“灯湖中轴欢乐GO”等沉浸式打卡路线,将“关注流量”转化为“价值留量”。
在产城融合方面,大沥将大力发展时尚产业,并引爆“佛山不夜岛”水上秀场、“狮门”秀场、TIC艺术中心等网红地标,联合高校、协会持续举办“时尚周”“时尚秀”“设计大赛”“模特大赛”等年度IP活动,打造“广佛时尚走廊”和“Fashion DaLi”的新名片。
人文兴城,正当其时。大沥正在以人文经济为统领,全面落实“13312”工作部署,以一马当先的决心、一心同功的姿态,共绘“中心大沥”未来的美好蓝图。
佛山中心城区,就需要这样的大沥。
采写:南方+记者 熊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