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常发生在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以溢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若治疗不彻底,有眼内、外感染的潜伏危险。泪道冲洗检查可以直接判断泪道阻塞或狭窄部位的方法。
李女士最近很心烦,宝宝6个月大了,平时不哭不闹双眼也总是泪汪汪的,还有很多黄色的眼屎。家里老人说是喝奶粉上火了,换奶粉就好,带去附近门诊医生看,说是结膜炎,滴眼药水就好了。可是换了奶粉,滴了眼药水,宝宝的症状还是一样。于是李女士带着宝宝来到佛山妇幼眼科小儿泪道病门诊伍灿辉主治医师处就诊。
经过专科检查,伍医生考虑宝宝是先天性泪道阻塞可能性大,建议做泪道冲洗检查。李女士很担心,因为看到网络上关于泪道冲洗的视频是用针扎眼睛,害怕对宝宝眼睛造成伤害,经伍医生详细解释后,李女士接受了让宝宝进行检查。由于宝宝泪道阻塞不严重,经泪道冲洗后,宝宝的泪道通畅了,泪汪汪及眼屎多的症状消失了,李女士非常开心。
伍灿辉介绍,新生儿泪道阻塞常会合并新生儿泪囊炎,如家长发现新生儿眼部经常流泪,眼部经常有黏性分泌物,甚至眼部红肿,伴黏性分泌物或瘙痒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在日常护理方面,护理患儿眼部前后都要洗手。室内温度不要过高。适当通风,避免出现感冒。及时清洁患儿双眼,不要让分泌物长时间留在眼部。如果眼部分泌物较多,应遵医嘱用眼药水滴药。注意眼周皮肤的护理。
为了明确是否存在泪道阻塞,医生会建议进行泪道冲洗检查。但在检查过程中,很多家长感到非常害怕,因为看见一根针“扎进”宝宝的眼睛里了,宝宝哭闹不止,家长的心也被揪起来了!于是门诊经常有家长问:“做这个检查到底痛不痛?会不会伤到眼睛?”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泪道冲洗检查”。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泪道的解剖结构吧!
泪道就是眼泪的排出通道,就好比“下水道”。泪液由泪腺分泌后,经泪道排入鼻腔,依次为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鼻腔的下鼻道。胚胎6周时,泪道开始发育,8个月时泪道长通,出生后如果泪道还未长通,主要是鼻泪管下端Hasner瓣膜未开发放所致,极少因骨性泪道阻塞引起。
什么是泪道冲洗?
泪道冲洗是用一个没有针尖的注射器从泪小点处注入生理盐水,如果生理盐水从鼻腔流出或宝宝吞咽,那泪道就是通的。如果生理盐水从泪小点处返流,那泪道就不通。
泪道冲洗是泪道的常规检查手段,用以明确泪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分泌物,判断泪道阻塞部位,为泪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对于泪道阻塞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果泪道阻塞不严重,可通过泪道冲洗将阻塞部位冲通。
如何进行泪道冲洗检查?
1.泪道冲洗前滴入表面麻醉滴眼液。
2.如泪小点狭窄,需使用泪点扩张器将泪小点扩大。
3.将有冲洗液的注射器针头从泪小点进入泪小管。
4.将冲洗液缓慢注入泪道,观察冲洗液有无返流情况。
宝宝做泪道冲洗前需要注意什么?
泪道冲洗前半小时内不要进食,以防止呕奶或出现呛咳。
固定宝宝头部和上肢防止宝宝头部晃动,以免影响操作。
避免在感冒期间行泪道冲洗,以免造成冲洗结果的误判。
泪道冲洗检查会痛吗,安全吗?
检查前会为宝宝眼睛滴入表面麻醉滴眼液,药物起效非常快,用量很小便能起到麻醉作用,并且冲洗针头前段是圆钝的,冲洗时并不会感到明显疼痛。检查是安全的,家长只需协助操作者固定好宝宝头部即可。
来源:眼科 蔡晓敏
审核:眼科主任 余建洪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