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崖门:拥一曲渔光,藏万象江海|江门市“邑美”乡村民宿设计大赛③

南方+

天刚破晓,崖门渔港就从沉睡中慢慢苏醒。渔船缓缓驶向港口,船身划开水面,留下一道道白色水痕。码头上,渔民们熟练地整理着渔网,将昨夜捕捞的鱼虾一筐筐卸下。

崖门渔港坐落于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崖南社区辖区内,既拥有一曲渔光,更藏着万象江海——珠江八门入海,这里是唯一兼具江海之韵的崖门水道,穿越崖门大桥的钢铁虹影,南海的万顷碧波便在眼前铺展。咸淡水交汇的水域,不仅孕育着千年渔汛,更见证着江海文明的诗意相逢。

去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建成通车。乘着“双通道”东风,崖门镇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乘势举办印象渔港美食嘉年华,崖门渔港游客服务中心、新会供销社优品店同步揭牌开业,崖门渔港历经华丽“蝶变”,经济蓄势腾飞。

对于江门市“邑美”乡村民宿设计大赛,崖门镇、崖南社区、崖门渔港都充满了期待。他们希望大赛能带来更多流量和“留量”,为当地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崖门渔港坐落于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崖南社区辖区内。黄绍侦 摄

江海之门向新

崖门渔港,是新会区唯一可供海洋捕捞、渔船停泊、补给、销售水产品的群众性渔港,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区域,先后获评为国家一级渔港和全国文明渔港。电视剧《狂飙》也曾在此取景拍摄。

“我们围绕渔港水利工程、渔港路网升级工程、渔港品质提升工程、渔港经济发展工程、渔港产业提升工程五大板块,开展系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现安全渔港、智慧渔港、美丽渔港、兴旺渔港多元发展。”崖南社区副书记陈志杰表示,自“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崖门镇以“推动崖门渔港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全力打造全国 “最美渔港”。

崖门镇围绕“改造、清淤、运营”六字方针,融入银湖湾滨海新区发展,全面开启渔港建设,启动渔港产业振兴及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项目建设。通过“六个一百”共建行动,崖门渔港区域2.08公里道路已完成“白改黑”工程,崖南灯塔公园建成开放,成为旅游打卡新热点。

崖门渔港。黄绍侦 摄

走进崖南灯塔公园,抬头便是蓝天白云,阳光映在灯塔上如梦如幻,有一种误入宫崎骏漫画的感觉。不远处就是崖门渔港游客服务中心,中心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是集信息咨询、医疗救护、休憩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服务平台。其中,一楼设有咖啡厅、特色产品展销区域。

崖南灯塔公园。黄绍侦 摄

如今,崖门渔港已成为食、住、行、游、娱、购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网红渔港”,吸引了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大量游客。陈志杰介绍,据统计,崖门渔港每年接待游客量约20万人次。

崖门渔港游客服务中心。黄绍侦 摄

崖门渔港游客服务中心。黄绍侦 摄

沧海烽烟回响

崖门渔港最早记载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因其天然形成的避风条件,成为出海渔民的主要避风之所。而700多年前的崖门海战,为渔港带来宋元文化,并在此繁荣传承。

崖门海战又称崖山海战,是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门水域进行的大规模海战。周恩来总理曾评价说:“崖山这个地方的历史古迹是有意义的,宋朝虽然灭亡了,但当时许多人继续坚持抗元斗争,保持了民族气节。”

崖门古炮台。黄绍侦 摄

2024年,新会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崖门渔港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力争将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纳入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对此,崖门镇深挖宋元历史文化、串联文旅资源、打造消费打卡点,进一步把宋元文化品牌打造成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品牌。

位于银洲湖崖门出海口的广东桥梁博物馆。杨兴乐 摄

比如,打造宋元文化展示基地,充分利用银洲湖水道的秀美景观,融合沿海餐饮、水上活动、海钓体验、露营野餐、文娱表演等元素,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生态、体验宋元文化、融入消费场景的文旅游径。

YK营地与崖门古炮台景区隔海相望。黄绍侦 摄

又如,充分发挥崖山海战遗址旅游资源对渔港区域的辐射价值,构建休闲渔业、观光休闲和温泉康养并重发展的全新格局,支持各村(社区)大力盘活集体物业,逐步引入一批国内一流的酒店餐饮、海鲜市场、农文旅、特色商业街区运营项目。

如今,崖门渔港仍依海而立,因港而兴,万家灯火齐明,见证着渔港振兴蝶变。

多维体验游径

崖门镇靠水而居,东临银洲湖,南接黄茅海,拥“山海湖泉林”特色自然资源。

这片通江达海的秀美之地,有百年的功夫——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有水乡的温柔——世界罕有“一地两泉”,有天然的港湾——国家一级崖门渔港,有健康的元素——全域土壤天然富硒,还有沉睡了七百多年、底蕴积淀深厚的宋元文化……

依托崖门镇丰富的文旅资源禀赋,崖门渔港还引入“蓝海心途”项目,现设有崖门渔人码头、蓝途海钓俱乐部、心途民宿、心途餐厅、心途咖啡等,同时,凭借新鲜的海产品交易和便捷的交通区位,形成了海鲜美食街、干货手信店、海鲜加工餐饮店等众多业态。

崖门渔港引入“蓝海心途”项目。黄绍侦 摄

风和日丽的午后,坤叔正全神贯注地掌着舵,驾着游艇搭载游客出海。“崖门现在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渔港的设施和环境提升,渔民转业后风吹日晒少了,腰间荷包却鼓了。”他与船员穿戴着“蓝海心途”的制服、帽子、冰袖,别上对讲机,与过去的渔民形象大相径庭。

崖门渔人码头。黄绍侦 摄

“崖门渔港的海洋资源、海鲜资源特别丰富,非常适合吃货过来觅食。”江门市明润休闲渔业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蓝海心途)董事长仇东婷介绍,跟着“蓝海心途”星级管家,还可坐游艇饱览“崖门渔人码头+碧海银湖段+崖门大桥+崖门古炮台”一带的景色,体验崖门渔港特色文化,出海享受钓鱼的乐趣,感受渔业的别样风情。

心途民宿。黄绍侦 摄

如今,崖门渔港正进一步合理布局游艇码头、滨海旅游客运码头等渔港设施,探索开通崖门渔港至台山大襟岛、川山群岛、珠海万山群岛等地区的海上旅游航线,积极申报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试点。

“双通道”之风吹佛下,崖门渔港的发展航道激起了新的浪花。

◆延伸阅读

多层小筑:渔港海洋文化类(新会区崖门镇崖门渔港酒店)设计要求

1.建设用地(2077.40平方米)经济技术指标要求如下:容积率:1.0-2.0,建筑密度:≤30%,绿化率:≥35%,建筑高度:≤24米。

2.空间布局应充分利用周边河景资源,将自然元素与建筑空间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渔港住宿体验。

3.建筑风格应综合考虑崖南渔港整体的风貌要求,融合当地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联合出品】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江门分社

【统筹】潘晓晨

【脚本/撰文/摄影】黄绍侦(除署名外)

【出镜】吴惠芳

【摄像/剪辑】熊毅

编辑 梁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