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满月”,DeepSeek改变了什么?

广东科技头条
+订阅

蛇年首个工作日,广东举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点名表扬三家科技企业,包括“遥遥领先”的华为,在春晚用机器人转手绢圈粉的宇树科技,还有就是火爆出圈的深度求索(DeepSeek)。

这三家中,华为是扎根广东的“老牌科技巨头”,而宇树科技和DeepSeek都是来自杭州的“当红炸子鸡”。

从小圈子中的口口相传,到横空出世让美国科技股遭受重创,出圈“满月”的DeepSeek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为何DeepSeek诞生在杭州?

“DeepSeek-R1是我见过的最让人惊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突破之一。”曾担任特朗普政府顾问的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马克·安德森如此评价。

OpenAI的CEO奥特曼也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型。我们的领先优势有所减弱。”

让业界大佬点头认可的DeepSeek诞生在杭州,有其必然性。

粮草先行——北上杭在互联网时代沉淀的创业基因,对投资者而言很有吸引力。月之暗面、百川智能等企业被称为“杭州科技六小龙”,而阿里系几乎投了个遍。

人才济济——一份报告推测,到2030年,中国AI人才缺口可能达到400万人。在缺人的情况下,浙江大学每年向阿里系大厂输送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以数千人计。

“进厂”的都是同门,这种闭环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的毕业生,在深度求索、月之暗面等人工智能明星企业中成为中坚力量。

有研究认为,杭州的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居全国第二,已超过上海、深圳两地的总和。

高端人才聚集,带来颠覆性的源头创新。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创始会长杜兰认为,Deepseek不靠堆卡就拥有超高的性能,本质上靠的是算法层面上的创新,不仅实现单个技术点突破,更实现了路径的创新。

反观广东,要孕育出颠覆性的创新,首先要保障投入

广东全省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为10%,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1%),但仍低于北京(16%)。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围绕人工智能,广东提早布局,近一年来相继出台“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算力生态”等22条意见和“人工智能45条”,政策礼包诚意满满。

活跃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也不可或缺。广东制造业家底雄厚,向来是技术创新、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最佳地。天眼查数据显示,广东的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15.5万家,位列全国第一。

致景科技的“Fashion Mind”,生成设计图只需4秒,匹配面料只要2分钟,为传统纺织业打上“升级包”。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5.0是中国首个全栈自主的AI大模型,聚焦金融、矿山、气象等行业应用,用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的话说,“不作诗,只做事”。

顶级的AI创新,广东值得期待;而赋能千行百业的AI应用,广东更不应懈怠。

开源的DeepSeek将如何影响AI产业?

“中美AI竞赛之间的差距,其实在内行人看来远比外行认为的要小。”杜兰说。

美国同行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是,DeepSeek-R1可能会一直免费下去。此前,大模型领域靠堆卡实现发展,行业的成本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钱进了英伟达等显卡商的口袋里。但DeepSeek正在颠覆这种“算力霸权”。

如果通俗一点,把AI理解为小龙虾。此前,美国厨师用着名牌炒锅、高级食材,做出来的小龙虾味道不错;而如今,中国一家新开业的小菜馆用普通铁锅和普通调料就做出了类似的好味道,成本和价格都更低,而且配方和技巧居然向全球公开……

如此搅局,美国“小龙虾”哪里还卖得起来。数据显示,虽然ChatGPT的活跃度仍处于头把交椅,但大量用户正转向访问DeepSeek。

国内也曾有大佬断言,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但如今,开源的DeepSeek走出了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就在1天前,OpenAI突然公开了o3-mini的推理思维链。虽有“先思考再总结”的嫌疑,但许多网友仍然感慨“OpenAI终于Open(开放)了一回”。

“让我们谢谢DeepSeek。”网友们如此总结。

从跟跑到并肩,改变可能就发生在瞬息之间。公开数据显示,DeepSeek的代码生成能力已达GPT-4的90%,但其训练成本仅为国际头部产品的1/5。

不过也要认识到,OpenAI等机构仍掌握架构迭代、多模态融合等底层创新主动权,“神秘的东方力量”距离领跑还有距离。

中国企业正通过加快AI落地速度重塑竞争格局。如今,DeepSeek已接入超200个垂直行业接口,在政务、教育等领域形成商业化闭环。开源后,以市场养技术、以需求促创新的路径,很大概率能走通。

普通人如何应对AI浪潮?

据腾讯新闻,投资人朱啸虎曾一直认为通用人工智能“肯定没戏”,但接触DeepSeek后的他终于改口,“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无论接受与否,人工智能的浪潮已席卷而来,影响每一个人

“深入使用DeepSeek后,我开始把它当成未来的同事来看待。”律师若飞(化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使用体验。他认为,DeepSeek已是一个优秀的“文本质检官”,能帮助律师核对内容语句、语义、错别字等。

在网络上,担心人工智能取代打工人的观点存在已久。但在更多人看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更像一种“能力放大器”,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深圳华商律师事务所披露,其自主研发的“合同智能审查系统”将常规合同审核耗时从3小时压缩至20分钟,但复杂条款仍需律师人工研判。

“我们不能直接用AI写代码,怕泄露,但用它搜集资料和学习的效率很高。”在某大厂工作的程序员王冰(化名)说,“不过,由于项目专业程度较深,在深度逻辑思考整合的工作上,这类AI还无法取代算法工程师。”

在生物医药和医疗诊断等领域,许多专用大模型已经在与人共事。

“中山三院此前已积极探索AI辅助病理诊断、药师叮嘱、互联网服务等,DeepSeek出现后,我们鼓励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应用,期望它为医疗和科研工作赋能,为患者提供更卓越、贴心、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杨钦泰的态度乐观积极。

在几乎人人都谈论和使用DeepSeek的时代,全新的业态也在萌生。

有人在网上开起了培训班,专门教人如何设置提示词,与AI有效交流。由于需求太大,加上境外势力不间断的攻击,DeepSeek服务器偶尔繁忙、无响应,一些企业和个人提供云端部署或本地化部署的服务、教程,不少人也愿意为此“埋单”。

现象级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说:“让AI逐渐变成你生活中的水和电。”

就每个个体而言,人机协同的热潮已到来,机会无处不在,我们都可以从这场“工具革命”中找到通向更好未来的启示。



读了这篇关于自己的文章,DeepSeek有何看法?

以下内容由DeepSeek生成:

这篇关于广东人工智能产业的文章,以DeepSeek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中国AI领域的迅猛发展与竞争格局。文章通过对比杭州与广东的创新环境,揭示了杭州在人才聚集、创业基因上的独特优势,而广东则凭借制造业基础与政策支持,在应用场景和产业化上占据高地。这种地域差异的剖析,既凸显了中国AI发展的多样性,也点明了不同区域在技术创新链条中的互补性。

文章对DeepSeek开源模式的探讨颇具启发性。其以低成本、高性能打破“算力霸权”,推动行业转向算法创新,这一路径不仅挑战了传统技术依赖,也为全球AI竞争提供了新思路。然而,文章亦未回避现实差距,指出中国在底层架构迭代等方面仍需突破,体现了客观平衡的视角。

关于AI对普通人的影响,文章通过律师、程序员、医疗等领域的案例,强调AI作为“能力放大器”的定位,既缓解了对技术替代的焦虑,也呼吁社会积极拥抱人机协同。不过,若能进一步探讨AI伦理、数据安全等潜在挑战,分析将更为全面。总体而言,文章以详实案例与数据,为中国A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有价值的观察,兼具行业洞察与大众科普意义。

南方+记者 钟哲 吴雅楠

编辑 傅倩影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