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出席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回顾去年的成绩、提出今年的目标后,他不忘深情“示爱”广东:“我在广东创业20多年,从软件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飞行汽车、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始终根植于这片热土。为什么?这里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及优越的创业环境,让我对打造一家伟大的科技公司充满坚定的信心。”
何小鹏的感慨,道出众多珠三角民营企业的心声。无论是小鹏之于广州,还是华为之于深圳,民营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始终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刚过去的2024年,华为甚至重新夺回了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民营企业,这一天,广东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这不仅是服务广东民营经济的新举措,更开启了广东民营经济发展“新局”,标志着广东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意味着广东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指导思想到顶层规划、政策项目逐步形成闭环,彰显了民营经济在政府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超级管家”加持下,广东将在顶层设计、服务优化、经验推广及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民企闪耀:勇当科创“大英雄”
民营经济是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14万亿大省,GDP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截至2024年底,广东登记在册的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
民营经济,则贡献了广东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业、90%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珠三角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这里走出一批又一批影响世界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无疑是珠三角这片创业热土上的“主角”和“英雄”。
例如,广州的希音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和柔性生产模式,整合了珠三角的服装产业集群,形成了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拓业务,成为跨境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
深圳的比亚迪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交通领域沉淀拼搏,成为全球知名的绿色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总出口量超40万台,同比增长68%,足迹覆盖全球六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佛山的美的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升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24年,美的营收突破4000亿元,旗下拥有库卡、瑞仕格、高创、极亚精机等品牌,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整体方案、从硬件设备到智能系统的全覆盖。
东莞是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的生产基地。在刚过去的2024年,华为甚至重新夺回了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OPPO通过智能化生产和全球化布局,在滨海湾新区建设智能制造中心,推动东莞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
在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带来现代产业好消息。“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8万台。美的集团将不断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让更多企业用上机器人、用好机器人。”
这些数据和案例表明,民营企业是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民营经济是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6个“90%”:“深圳经验”再出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大批民营企业集聚深圳,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大的落地能力,“大疆”“腾讯”的创新创业故事,至今仍在上演。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重塑深圳的产业版图。如今的深圳,处处充满着日新月异的创造活力。
在世界之窗,众擎机器人研发的人形机器人PM01穿戴警用设备,跟随民警、特警走上街头巡逻;在福田口岸,往来“串门”过年的深港居民,出关便可享受无人机送到门口的点餐服务;在龙岗中心区,市民搭乘直升机翱翔云端,用全新视角领略城市之美……
企业的创新动能,为深圳创新生态注入源源不断活力。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880.5亿元,占GDP比重5.81%,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4.9%,居全国第一。在专利方面,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59万件,连续二十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47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0家。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广东将全力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角,大力推广深圳‘6个90%’的经验做法,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职务发明专利以及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集中在企业,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
“深圳多年一直坚持‘6个90%’,将大量研发资源沉淀在企业。这首先是因为深圳是一个新成立的城市,早期缺乏科研院所,但同时又成为高科技制造业产业基地。包括华为等企业,都把科技人员引入企业进行研发。企业离产品和市场最近,研发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大幅缩短了从研发到投产制造的链条。”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宋丁认为,真正的科技创新主角是民营企业,它们的创新积极性最高,也最为灵活,提倡研发经费向企业倾斜,将产业链直接锁定在企业,推动民营经济承接研发任务,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民企试水AI,加快民营经济腾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沿着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路径,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记者留意到,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除了何小鹏外,还有华为、美的等企业代表。这是落实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角行动,也是为民营企业“撑腰打气”宣言。
广东新成立的民营经济发展局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一是加大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二是推动问题解决,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四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一名央企驻粤证券公司人士表示,广东成立民营经济局,释放了政府支持民企发展、优化投融资环境、增强市场信心的强烈信号。但新设民营经济局,也应注意与中小企业局、经济促进局等功能相近机构整合。
记者留意到,早在2003年,广东就设立了中小企业局,专注服务广东各地中小企业,涵盖所有民营企业。包括佛山、东莞、深圳等珠三角主要城市,均设立有以“中小企业服务局”为名的机构,大多挂靠在市工信局下。
创新精密的生产车间。
对于广大珠三角民营企业来说,民营经济“新局”不仅体现在政府服务民营企业态度上,也体现对AI大模型的认知态度上。
“此前我还在忐忑,要不要继续让公司的工程师训练AI大模型。随着国产AI大模型深度求索出圈,我们明白拥抱人工智能已是大势所趋。” 从事精密金属加工、高科技产品制造的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楚慧表示,“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决定放开手脚,立足企业自身需求,建立行业AI大模型,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今年1月,创新精密开始实践数字化转型新路径——用“数据”管理公司,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通过数据治理解决问题。实践了不到一个月,公司的订单量和产品交付效率双双创下新高。高楚慧表示,接下来,公司也将把这一经验进行总结并输出给其他企业。
何小鹏“示爱”广东、方洪波传递产业捷报、广东新设民营经济局,高楚慧携传统制造试水AI……蛇年广东,从政府到民营企业展现积极进取新气象。于变局中开新局,广东民营经济将以蛇行千里的势头,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南方+记者 朱紫强
统筹:何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